编者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定期印发《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我省部分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现予以刊登,供各地学习借鉴。
深圳市探索二三产业土地混合利用 促进城市融合发展
为适应城市功能融合发展需求,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和活力,广东深圳市积极探索二三产业土地混合利用和土地供应模式,鼓励均衡配置产业、商业、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型,促进片区土地功能兼容、空间联动,打造产城综合体,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深圳市龙岗宝龙科技园项目用地采用“带产业项目”挂牌方式出让,成为深圳市首个二三产业土地混合利用试点项目,成功打造集“工业+商业+文体设施+公园绿地”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新标杆。
一、创新土地混合利用模式
落实“规划融合,用地混合”概念,打破单一宗地单一功能、单独出让的局限。在不突破《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工业用地单宗配套比例不高于30%”的前提下,项目保持配套设施比例总面积占比不变,改变每一宗地均需配置相应比例配套设施的传统配置方式,“化零为整”将几个地块配套设施进行腾挪集中布局。通过空间规划统筹,形成结构清晰的功能分区,叠加城区用途,完善片产城融合。
二、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探索土地混合利用向片区尺度拓展,推动项目由传统的单一功能产业园区向复合功能、体现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社区转变,将工业、商业等多种用途地块合为整宗地整体供应,实现“工业用地”到“产业社区”转变。在街坊式整体开发规划统筹下,生产用房和配套宿舍等协调布局,不同建筑通过二层连廊、地下通道等在地上、地下双向延伸,创造性地将原本分散的地块串联成空间立体、功能复合的产业园区。鼓励均衡配置产业、商业、交通设施等用地类型,以促进片区内不同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组团发展,实现片区土地在横向与纵向上功能兼容、空间联动,打造产城综合体。
三、建设优质产业空间,降低企业用房成本
按照政府主导、国企实施“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的高标准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模式,将产业、商业、交通设施等多种土地用途、空间相邻联通的多个地块整合为单一宗地,采用“带产业项目”挂牌方式精准供地。产业空间与配套空间在功能和空间布局上相互独立,对应的产业用途地块与商业用途地块的土地使用年期分别予以设定,并明确项目产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可分割销售。园区由平台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按照“总成本+微利”原则,允许平台企业建成后以利润不超过总成本8%的价格分割销售产业用房及配套宿舍,最终售价为市场价格的30%—50%,保障平台公司资金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建成后为政府重点引入“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链长制”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提供了一批低成本、高品质、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优质产业空间,企业可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快速解决生产及配套用房需求。截至目前,深圳市龙岗宝龙科技园项目已建成高标准厂房34万㎡,全部交付企业使用,吸引IT、BT和LC等产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链长制”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入驻。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