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海草床、盐沼并称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汇能力。其中,红树林的固碳能力尤为突出。因此,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内容。实现碳中和既是气候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呈带状散式分布,总面积约2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达7228公顷,占全省79%、全国33%,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较多的自然保护区。
2020年3月,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采用CDM方法学《退化红树林栖息地的造林和再造林》进行减排量(碳汇量)的计算。根据种植面积、物种、生物量和土壤碳汇量来估算,在保护区范围内依托麻章岭头岛退塘造林、湿地恢复工程等项目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预计在2015年-2055年间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2021年4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正式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为全球首个同时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碳汇项目,是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2021年6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基金会”)与该项目开发方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签署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按66元/吨价格购买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基金会利用社会资金平台,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筹资780余万元,用于红树林保护、修复以及社区共建等工作,提升红树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是推进蓝碳交易工作的一次成功探索,该项目通过发挥市场交易机制作用,实现了红树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共赢的目标,为其他地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