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绿色低碳发展案例 | 东莞市系统治水换来水清岸美

信息来源:新快报 时间:2022-08-18 17:10:00
字体: [大] [中] [小]

  “双碳”背景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广东出台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以“双碳”战略为背景,聚焦污水“零直排”,要求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打造绿色生态水网,重塑南粤美丽河湖。

  在水网交错的广东省东莞市,市发展改革局、市水务局等政府部门,镇、村级河长,还有一众来自民间的河长和志愿者,都是“河管家”。他们在治理城市水体过程中不断创新举措,共同维护城市河流环境。从茅洲河到石马河,从黄沙河到穗丰年水道……通过近年综合治理,东莞共有400多条黑臭河涌“蝶变”成景观廊道。漫步东莞重要河流的河畔,遇见“鱼翔浅底,鹭鸟徜徉”,已是常态。

图片

  “河莞家”志愿者开展河湖保洁活动。

  一、“河长”遍布镇村,守护门前碧水 

  从2019年担任河长至今,即使巡河数百次,林锦彪依旧兢兢业业巡护辖区的河流。东莞市桥头镇党委委员林锦彪,在镇级河长的岗位上已经工作数年了,主要负责辖区东太湖排渠一带相关工作。

  自2019年3月到桥头任职镇级河长起,林锦彪共巡河123次,发现问题72个。在他不懈努力和不辞劳苦地沟通与跟进下,污染源、问题管网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他还积极推动全面落实“五清”专项行动,全力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建设,落实保洁工作等等,在治理河道上立下了“赫赫战功”。2021年,被评为东莞市“最美镇级河长”。

  时至今日,辖区内的河水里是否有“黑流”、是否有不寻常的异味,依然是他最在意的事,尽管他负责的河涌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东莞河湖交织、水系发达,属于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以水为邻的东莞人当中,就有不少和林锦彪一样,担当起河流守护职责的河长。无论是镇级河长,还是村级河长,他们活跃在河涌一线,以日常巡河护河为必修课。除了实地查看河面是否有垃圾、河边绿化是否存在缺失、河道是否有污染排放,河长们还通过APP把相关信息反馈给河长办,督促相关部门跟进解决。“河水越来越清,两岸还修建亲水平台,越来越美,让人眼前一亮。”林锦彪表示。

  据统计,东莞全市480名民间河长仅去年一年巡河超1.3万人次,发现问题超5200多个。市河长办、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合打造“河莞家”志愿者河长品牌,去年开展巡河护河、河湖保洁、河湖治理大家谈等各类护河志愿者活动1725场,参与“河莞家”护河志愿者超3.9万人次,有效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河湖治理保护的热情和自觉性。

  二、碎片化治污转化为系统化治污

  民间河长日常护河,是东莞与民间合力治水的缩影。碧水蓝天,是城市生态品质的直观体现。东莞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摆在突出位置,并把“加强水污染治理”纳入东莞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官方治水,亦处处展现智慧。

  东莞市水务局介绍,“系统治水、挂图作战”是创新理论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全力做好控源截污,将碎片化治污转化为系统化治污。

  以石马河为例,石马河流域内多项目同步推进,最高峰有1.1万多人在 300多个施工作业面同时开展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创下综合整治工程当年中标、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达标的壮举。将各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排水地块,用“绣花针”的功夫开展流域精细管控。以茅洲河为例,将茅洲河流域划分为237个排水地块,按照地块划分逐个推进雨污分流。

  对于治理难点——淤泥治理方面,东莞也有好经验。在不断做好控源截污的前提下,实施科学清淤。为了合理处置淤泥,东莞探索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比如清溪水整治,就是将淤泥制备成免烧砖等,并将这些免烧砖使用于河涌整治中,既消除了河涌内源污染,又对淤泥进行了充分利用。同时还节约了淤泥堆场所需的宝贵土地资源,实现“一箭三雕”。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