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新闻发布会】朱伟副主任出席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情况

信息来源: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网站 时间:2021-12-30 22:46:21
字体: [大] [中] [小]

  2021年12月30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由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主发布,省工商联、广州市、深圳市、广州市黄埔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1.jpg

朱伟副主任问答摘要如下:

  主持人黄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作出系列部署。为检验营商环境阶段性改革成效,指导和帮助各地市及时掌握本地营商环境总体水平、短板弱项及改进方向,2021年,省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对21个地市正式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评价工作日前已顺利完成。为了便于社会各界深入了解营商环境评价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以及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先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关向明先生,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牟治平先生,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浚先生,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顾晓斌先生。现在,有请朱伟先生介绍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情况的具体内容。

  【朱伟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营商环境水平,2021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对21个地级以上市正式开展评价,全面评估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各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评价工作已顺利完成,形成《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1市分报告,以及对策建议和典型经验2份清单,印发各地市和省有关部门。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情况,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两方面的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的总体情况。2021年的评价工作主要围绕“三个突出”开展:

  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科学合理。按照“国际可比、对标国评、广东特色”的原则,在充分借鉴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科学建立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置19个一级指标、88个二级指标,涵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服务等领域。其中,一级指标专门增设“市场主体满意度”指标,由省工商联负责,将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作为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依据。二级指标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全面反映各地市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二是评价方法突出实地感受。主要由评价组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公开信息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部分数据由省有关部门或者省平台提供,各市只需提供少量的、必要的材料。评价组在每个市蹲点2天,累计走访105个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中心、电水气营业厅,通过暗访办事大厅、随访办事群众、现场沟通等方式,实地了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感受和意见,客观真实地评价各项指标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

  三是评价结果突出目标导向。营商环境评价不是“奖牌榜”而是“助推器”,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帮助各市和省相关部门对标先进、查漏补缺、找准努力方向。总报告围绕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在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了76条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1市分报告针对每个市存在的不同短板弱项,分别量身定制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清单。同时,评价还总结提炼了40条市场主体认可度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引导各市互学互鉴、相互促进。

  评价结果显示:广州、深圳为全省的标杆,两市纳入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2.0、3.0、4.0改革,各项指标远远超出其他城市。珠海、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表现优秀,主动对标先进,持续发布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对改革任务实行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重点指标领域改革成效明显。韶关等11个市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推进实施营商环境整治提升或攻坚方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整体来看,各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间差距缩小,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督促作用。

  其次,介绍一下通过评价发现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提升”:

  一是营商环境改革的协同性提升。评价各指标领域的改革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跨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精简环节、再造流程。评价发现,不少城市建立了强有力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如广州、深圳、汕头市成立由书记、市长挂帅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全市“一盘棋”高位统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佛山、清远等11个市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常态化研究和协调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省范围内部门协同、政企互通、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是评价指标领域的便利度提升。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纳税等重点指标领域压茬推进改革、持续精准发力,形成多项“广东样本”。比如,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全省平均开办时间仅需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曾有人称之为审批的“万里长征”,现在通过推行区域评估、多规合一、联合验收、“一网通办”等做法,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100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项目6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同样跑出了广东速度,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城市进一步提速,实现交房即交证。办理用电方面,全省实现低压用户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办税缴费全面推行“一次不用跑”改革,90%以上的税费业务可以通过网上办理。

  三是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2018年以来,我省部署在广州、深圳、汕头、东莞4个市和广州开发区1个区建设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实验区。这些试点地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探索,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复制推广广州市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招投标效率、智能通关等4项创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制推广深圳市健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5方面创新举措、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经验材料。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来,我们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制定我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各地各部门及时解决评价发现的问题短板。全力支持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鼓励各市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打造各具特色的营商环境“单项冠军”。复制推广标杆城市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形成省内各城市齐头并进、区域间营商环境更加均衡的格局。以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最后,优化营商环境也离不开新闻媒体朋友的共同参与,诚挚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当好广东省营商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南方日报记者请问省发改委的朱伟主任,广东省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还推进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还有哪些亮点?

  【朱伟近年来,广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各重点领域改革。除了我刚才介绍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领域和标杆城市的举措和成效之外,全省层面我们还重点推动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从为企业减负、便利群众、强市放权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提升政务服务能力。集中统一公布各级政府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通用目录,省级权责清单事项大幅压减。建成全省“一片云、一张网”,广东政务服务网涵盖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大厅,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上线“粤省心”政务便民热线平台,“粤省事”用户突破1.5亿、累计上线服务超过2100项;“粤商通”用户突破1000万、集成事项超过1600项;同时我们还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在泛珠区域“跨省通办”。

  二是坚持法治引领助推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法规。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已于11月通过省人大一审。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省、市、县全覆盖。在对市场主体监管方面,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比例从5%调整为3%,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15亿条,首创联合奖惩“一键搞定”、信用修复“一次办成”等便捷模式。

  三是对接国际营商规则改革创新,推动投资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横琴、前海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聚焦制度衔接、规则对接,打造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湾区通”工程,在医师、建筑、导游、律师等8项专业领域资格实现互认。实行“跨境理财通”“港澳药械通”等便利措施,形成首批湾区标准目录。推行企业登记注册“湾区通办”,超过1万家港资企业使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登记业务。前海试行香港工程建设模式,与港澳的“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覆盖珠三角九市。实施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9.32小时、0.78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78.3%和93.45%。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破除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加大改革统筹力度,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广东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刚介绍中提到本次评价发现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请问省发改委朱伟副主任可否详细介绍一下典型案例的一些情况?

  【朱伟这次评价我们提炼了40条典型经验,形成了40项清单,已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在这里我重点介绍2条具有首创性的做法。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惠企政策直达。近年来国家和各地出台了很多惠企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就得企业一个一个去申请,再审批,再拿到资金,整个过程链条长、耗时多、成本高。如何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这个难题,推动惠企资金及时、快捷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我们省很多地市都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探索。佛山市率先探索政府补助资金“秒速直达”企业个人改革,通过搭建“佛山扶持通”平台,实现政府补助“秒报秒批秒付”。在申报环节,通过大数据自动匹配信息,将以往繁琐的“填报式”变为零材料的“确认式”,为申请人提供一键“秒报”;在审批环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审批代替传统的人工审批,自动在线“秒批”;在资金拨付环节,打通审批与支付系统,实现补贴资金“秒付”直达。截至目前,“佛山扶持通”平台已发布惠企政策900多项,注册企业近6万家、注册个人突破了35万人,累计发放财政奖补资金超110亿元,其中超17亿元政府补助资金“秒到账”。这项改革举措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复制推广,广东省财政厅也借鉴佛山经验建立了广东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推动全省范围的惠企资金直达。广州开发区也推行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一会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顾晓斌先生也可以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区域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广东是外贸大省,深圳港、广州港为全球第四、第五大集装箱枢纽港,中转业务已经成为港口吞吐量的重要支撑。原来要经过枢纽港中转至支线港出入境的货物,需要两个港口分别办理转关、查验等手续,通关流程较多,货物在两个港口特别是枢纽港的等待时间长。为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广州、深圳率先探索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以本市港口为枢纽港,珠三角其他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枢纽港和支线港视为同一港口,企业在支线港一次性办理通关手续,运抵枢纽港即可24小时全天候快速直装直卸,实现进出口货物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该项举措作为推进区域通关便利化协作的创新举措,已纳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重点任务之一。截至目前,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项目运行线路已覆盖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珠三角主要港口城市。今年1-11月,共约10万标箱货物通过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的模式进行通关。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40个典型经验,都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市各地可以学习借鉴、即学即用。下一步,我们将启动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和典型经验的系列宣传,并鼓励各市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多的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措施,形成更多的地方特色和亮点,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gdio.southcn.com/node_12c3fd58e7/7ce055c748.shtml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