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将109个项目列为计划项目实施。其中,30个项目被评选为优秀项目。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优秀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梳理总结30个优秀项目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引领全省信用应用工作创新发展。 江门公共数据资产化激发信用数据价值 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 江门市社保基金管理局 为了丰富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拓展政银企合作新模式,激发信用数据价值,发挥信用在融资领域的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问题,推动企业珍惜信用,诚实守信经营,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结合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创新开发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公共数据资产凭证。目前已成功颁发首张“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公共数据资产凭证,推动《公共数据资产化 激发信用数据价值》项目落地,并推动该凭证在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应用场景实施。 一、凝聚合力,全力保障数据应用合法合规,提高大众对资产凭证的认可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数据要素的相关战略举措,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化管理,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江门农商银行携手联动,推出基于公共数据资产凭证的便民服务信贷产品,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在实施过程中,为破解江门市社保局并非“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数源单位,不直接掌握相关数据,也难以保障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无法签发资产凭证的难题,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积极请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反复进行业务研讨,取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大力支持,最终通过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申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挂接“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接口”的方式,由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作为数源部门成功签发公共数据资产凭证。这一做法保障数据应用获得合法合规授权,同时保障了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大众对资产凭证的认可度。 二、科技赋能,深挖释放数据要素应用价值 “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的签发,借助了新一代区块链技术来自动记录客户的操作行为,如授权行为、凭证申请、制作、流通和接收行为等,并将这些操作行为及相关文件进行存证上链,实现了数据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的存证链。江门农商银行在省行支持下,一方面,通过构建信用额度测算模型、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全流程大数据风控体系,利用大数据风控平台、消费信贷系统等对客户参保缴费数据进行联合智能分析运算,快速得出客户的最优授信额度,控制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借助“广东农信”手机银行4.0技术,采取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身份验证技术,以及线上签定电子授权书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流程合法。 三、持续创新,探索政银合作新模式,激发个人信贷新活力 江门市基于个人信贷场景发布了“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由金融部门发出数据需求,社保部门签发实体数据资产凭证。江门市民只需登陆“广东农信”手机银行授权银行调用本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后台通过智能化分析运算,通过“310”贷款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即可在15秒内快速得出可贷金额,极大地简化了信贷业务审核流程,为江门市民提供极速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通过政银携手,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12月末,已累计签发11035张数据资产凭证,共发放市民闪电贷1675笔,涉及授信金额10108万元。 四、实现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激发个人信用数据价值 “自然人参保缴费”公共数据资产凭证的制发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中的创新成果,作为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和价值释放的载体,进一步解决了平台可信任、数据可溯源、贷款产品正规、数据利用合规等问题,破解自然人和个体经营者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数据碎片化和数据不完善等难题,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得到了有效激活,实现数据资源到数字资产的转变。同时,公共数据向信贷领域的合规流通应用,意味着以数据资产凭证为载体的数据资产化方案从技术可行性到实际应用场景的可落地性得到了证明,为公共数据赋能信用应用提供了鲜活样本,数据资产化并向信贷领域流通的做法,会引导公众、企业更加重视个人信用的作用,激发了个人信用数据的经济价值,促进提升我省信用建设水平和守信获得感。 接下来,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将扎实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成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江门)服务基地,充分发挥数据经纪人作用,进一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活跃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可信有序流通和市场化利用,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