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清远市“云交易”盘活集体资产 助力兴村富民: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信息来源:本委 时间:2025-01-02 16:25:46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发展改革委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省内形成的系列做法,供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

清远市“云交易”盘活集体资产  助力兴村富民

  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解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资源配置不优、交易价格不高、流转交易低效等问题,清远市依托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粤农交”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上下贯通、规则统一、流程透明,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等于一体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敞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五级联动“云交易”体系

  依托“粤农交”平台,健全“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交易体系。在市、县、镇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专职负责,全市共配备农村产权交易受理人员181人、交易审核人员94人。通过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联动发挥省级平台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降低过程性交易成本。用好用活“农村金融服务助理”,畅通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透明化。通过“互联网+监管”的智慧监管及跨部门协同等方式,提升政府对产权流转交易的监管能力。

  (二)推动农村产权交易“三个化”

  一是推进信息化交易。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中心将土地、鱼塘等农村产权资源在“粤农交”平台网站上发布,全面描述标的物基础信息、利用现状、流转交易方式和预期价格等内容,并配以现场图片,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利用网络开展交易,实现了农村产权交易从线下到线上、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二是推进标准化交易。规范农村产权流转规则,明确“公开竞价、公开协商、续约交易、小额简易交易”四种交易方式。全面实行“五统一、一备案”运营模式(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系统、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实行政府备案),确保每一宗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三是推进市场化交易。依托“粤农交”平台的大数据,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交易方式,当产生两个及以上意向受让方时采取竞价交易,由出价最高、创造价值最多的经营主体投资经营,避免人为随意定价、不当处置资产,最大程度地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坚持产权交易“三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坚持程序正当、过程民主、多方收益的原则。严格落实“全程线上、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溯源、合同备案”等流程进行交易监管,使用标准合同范本,确保每一宗交易程序合法合规。二是坚持民主自愿。承包到户的耕地、林地等土地按照“村民自愿、集体整合、统一输出”的模式进行整合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权流转需在村监会监督下,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成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进行公示,驻村律师参与拟定合同严防资产流失,整个流转流程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多方受益。村民流转土地收取固定租金或分红并可以通过付出劳动力获取报酬,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带动村民收入并壮大集体经济,参与方(企业等经营主体)通过公开、公平的渠道得到土地等资产的使用权投资经营,形成良性循环。

  (四)建立乡村运营“资源库”

  结合开展乡村运营推动兴村富民行动,推动全市各地以行政村为单位摸清并建立起乡村运营“人才库”“资源库”“项目库”。其中,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建立“资源库”10027个。引导各集体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全面摸清资产资源情况,建立台账,并梳理可流转的土地、厂房、商铺等资产,通过“粤农交”平台进行有效管理和流转交易。通过整合盘活利用农村资产资源,促进乡村人才、资源和项目信息无缝对接,推动从“建设乡村”向“运营乡村”转变,因村施策发展乡村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二、主要成效

  清远市通过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为农村沉睡的集体资产资源搭上“云”高速,打破了地域、人员和时间的限制,盘活了农村沉睡的集体资产资源,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截至2024年6月底,清远全市推动农村资产资源通过省级平台成交1310宗,成交金额10.06亿元,总溢价超过7000万元。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