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知识产权发展回顾和2009年工作思路的函
一、2008年知识产权发展回顾
(一)多项专利指标位居全国首位
2008年,我省专利申请量为10388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8099件,同比增长5.27%;专利授权量为62031件,同比增长9.88%。全省专利授权量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604件,同比增长104.74%,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位。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3120件,占全国PCT专利申请的53.3%,连续第七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目标提出
针对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主要存在的“大而不强”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实现从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的目标。在《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中也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相应举措。
(三)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建立
为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12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的议定书》,标志着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正式确立,这为解决当前我省在知识产权体制、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解决未来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省部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内容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一巡回审理庭在粤设立,对优化广东专利无效案件审理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强化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广东知识产权工作新一轮的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四)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稳步实施
2008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年”。为落实国家和我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任务和措施,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09年度实施方案》,同时在全省范围开展声势浩大的《战略纲要》宣讲活动,大大增强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我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起草《广东省专利条例》(送审稿)。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2008年全省各级知识产权局共立案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件199件,结案198件;立案查处假冒、冒充专利案件共41件,结案44件,全省专利侵权及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全省各级知识产权局通过指导各类会展和行业协会指导解决的专利纠纷共1083宗,其中,指导会展解决的专利纠纷918宗;指导行业协会调解的纠纷165宗。
(六)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显现
启动知识产权战略试点企业的认定工作,继续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通过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向更广、更深、更高发展。全年认定首批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企业10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以此带动企业积极研究、制定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2008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达47953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4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1282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5.7%。同期,全省企业专利授权量达25697件,占全省专利授权总量的41.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800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76.3%,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年共提交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成为首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企业,标志着华为公司从追赶全球先进技术的齐肩者,迈向未来技术的领跑者。
(七)促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措施成效显著
我省以重点产业技术专利态势分析、专利技术实施计划、专利奖评选和表彰等工作为抓手,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先后选择电池、平板显示和LED三个产业开展专利态势分析,研究产业的未来发展态势,为政府、产业、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电池产业态势分析系列报告于2008年4月公开发布,平板显示和LED两个产业态势的态势分析正有序进行中。选择70个专利项目列入2008年专利技术实施计划给予资金支持,逐步形成了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省市县联动,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的良好局面。2009年广东专利奖评选工作顺利开展,评选出的拟授金奖项目和优秀奖项目正已进入公示程序。各项工作推动了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的大幅提升,在第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取得2项金奖、19项优秀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好成绩。省政府落实重奖政策,对我省金奖、优秀奖获奖单位给予每项100万元和50万元的重奖。
(八)知识产权区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制定“广东区域知识产权发展计划(2008年度)”,认定10区域为新一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省知识产权局与省科技厅共同起草了《广东省专业镇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开展专业镇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通过各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实现以面促点、以面托点,以区域知识产权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区域内各项知识产权工作上新台阶。
(九)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逐步深化
组织举办国际交流与研讨活动,与美国专利商标局合作举办“珠江知识产权及创新论坛2008”,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欧共体商标局联合主办“欧洲知识产权制度—外观设计与专利国际研讨会”,拓展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开展粤港两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交流活动和粤港知识产权教师交流计划,促进粤港和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
(十)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
“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通过验收,由省中心平台、地级以上市分平台(分站)、重点行业专题数据库三级构成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省不断加强专利信息应用平台和专利信息检索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专利信息服务网和专题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步伐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建立。根据形势的发展,2008年又制定了《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2009-2012年)》和《关于加强专利信息服务与管理的意见》,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基础建设。
(十一)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是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是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我省成立广东专利代理协会,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的监管和专利代理市场的整顿,推动了专利代理市场环境的净化。截止12月底,我省共有专利代理机构84家,分支机构74家,执业专利代理人541人,其中具有涉外代理资格的代理机构22家,新增3家。探索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知识产权运用的投融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开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远程会晤系统,为我省专利申请人提供了很好的沟通平台。
(十二)知识产权舆论氛围强化
结合“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大事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组织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题培训班39人次;研究制定“广东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以及指导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研讨会、讲座169期,培训2.4万多人次。
二、2009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切实加强战略纲要实施和省部高层次战略合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建设广东知识产权强省的目标,大力推进《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以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为动力,以落实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为抓手,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协议的合作内容,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围绕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产出为重点的配套措施的落实和完善
强化专利统计及分析工作,定期发布全省及各市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探索建立专利统计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继续实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及国(境)外专利资助政策,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奖励制度。组织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表彰广东专利奖获奖项目。着力推进企事业单位试点认定和示范创建,强化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示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订工作,培育一批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龙头企业。
(三)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
完善并试运行企业知识产权数据采集系统,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动态。研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培植工程”,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的骨干企业。加强国有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对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探索制订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引导计划,针对当前金融海啸引发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开展利用全球创新成果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专项行动。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试点、重点产业技术专利态势分析等工作,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和知识产权转移。制定2009年度广东区域知识产权发展计划。继续认定一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进一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四)围绕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切实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广东省专利条例》制定工作,着力加大执法力度,启动“5·26”区域专利行政执法保护试点工作,推进省际间、部门间和区域间的专利执法协作。改善我省专利执法条件和装备,提高全省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深入开展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的合作共建工作,建立广东专利无效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深入开展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切实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五)围绕知识产权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切实加强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增强知识产权信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组织实施《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完善我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扩大信息源。加强对专利代理行业的监管,建立查处取缔非法从事专利代理行为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远程会晤及查询系统的建设。
(六)围绕交流合作的拓展,切实加强对外交流和区域合作
继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外国有关机构和组织的沟通交流,大力宣传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促进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深入开展。完善粤港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专责小组会议制度,提升粤港知识产权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容。积极探索建立粤台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机制,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两岸三地知识产权研讨会”。推动区域和粤哈知识产权合作。
(七)围绕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
创新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建设,指导和支持各培训主体开展多层次知识产权培训,争取建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称评定体系。各地市要加大力度,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