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水利发展情况与2009年水利工作展望
广东省水利厅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是我省水利工作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中心,以建设民生水利为着力点,以建设水利强省和争当水利科学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汛防台风工作取得重大胜利。防汛防台风工作打了八场硬仗,战胜了接踵而来的台风洪涝灾害,尤其是战胜了1951年以来最强的“龙舟水”和1996年以来袭击我省的最强台风“黑格比”。省防总先后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20多次,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2次,共派出40多个工作组和抢险指导小组,各市出动的防汛防台风工作组多达600余次,安全转移群众140万人,夺取了“无水库垮坝、无大堤围溃堤、无群死群伤”的重大胜利。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全省各级投入水利资金140多亿元,水利投资再创新高,水利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全面加快,293宗项目中,累计完工86宗,在建项目190宗,其中大部分项目完成了80%以上的工程量,广州、深圳、东莞等市所有项目已经完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列入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100宗大中型病险水库已完工40宗;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顺利结案,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279宗;列入省病险水库专项实施计划的77宗大中型和1200多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快进行。水利重点工程全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全面完成,乐昌峡水利枢纽、湾头水利枢纽、鉴江供水枢纽、雷州青年运河灌区改造工程、竹银水源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相继动工,西江景丰联围、江新联围、韩江梅州沿岸重点堤围加固达标工程加快了建设进度。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局良好,河源俐江和清远瑶安两个省级试点初见成效。
三是水管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列入国家改革范围的710个国管水管单位,100%完成改革阶段性任务,100%完成验收。通过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畅通了工程管理经费渠道,增加了职工收入,落实了社保政策,稳定了职工队伍。陈雷部长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广东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力度大、速度快、成效好”。
四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优先解决了全省农村199.7万人饮用水含氟、含砷和饮用苦咸水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年共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人口254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五是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不断推进。实施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和枯水期水量调度计划。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完成了703个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通过严格执行水量调度和完成第三条供澳原水管建设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对港对澳供水安全。
六是依法治水管水取得新进展。出台《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法律支撑。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统一招标、计划开采、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乱占河道岸线等违法行为,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铁腕整顿“四无”小水电站,对385宗违规电站采取了拆降坝、培厚坝体和验收销号等强制措施,清除了安全隐患。
七是水利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作风和行业作风进一步改善。水利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普遍提高。“忠诚、为民、科学、务实”的新时期广东水利人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简化审批方式,下放审批权限,缩短技术审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营造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
二、抢抓机遇,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09年各项工作
展望2009年,水利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全省水利工作的新
局面。
(一)全力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重点推进 “十项工程”建设
一是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实行倒计时工作计划,确保3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各地自筹资金与省级资金同步到位,所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水利重点骨干项目工程。加快乐昌峡水利枢纽、湾头水利枢纽、珠海竹银水源工程、湛江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广州西部水源工程和西江景丰联围、江新联围、韩江梅州沿岸重点堤围加固达标等工程建设,确保2010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尤其要加快乐昌峡水利枢纽项目报批,力争今年5月份主体工程正式动工。此外,启动潮州供水枢纽配套工程建设和汕头南澳引韩供水工程建设工作。
四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严格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快77宗大中型和1200多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第一季度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第二季度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开工,确保2010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五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十县百镇千村农村饮水安全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今年上半年将全面完成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全年的目标是解决3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年底累计完成解决6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六是灌区改造工程。加快雷州青年运河和高州水库2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10年完成改造任务;完成19宗中型灌区建设任务,2011年完成500万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七是海堤加固达标工程。近期重点推进阳江市、汕尾市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省续建29宗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加固总堤长267公里。
八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争取每个市至少开展一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竞争性安排补助资金。积极推进小山塘、小灌区、小电排站、小陂头等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九是内涝整治及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切实抓好机电排灌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实施省人大贫困地区机电排灌议案任务,确保顺利结案;开展景丰联围排涝泵站、大旺白沙泵站等18宗机电排灌项目建设,完成总装机5.6万千瓦建设任务;做好大中型病险水闸安全鉴定等前期工作。
十是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解决全省15.5万户72万水库移民危房改造问题。积极引导选择后扶资金“直补到人”的水库移民改选项目扶持方式,推进移民住房改造。
(二)着力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划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组织实施好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着手编制韩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积极开展深圳、东莞两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严格执行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确保澳门、珠海等地的供水安全。
加强江河、水库岸线管理保护。积极推行水域占补平衡制度,明确分级管理责任,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日常监督。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在岗培训,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小水电安全管理,落实电站的防汛责任人,选择有条件的市县试行小水电年检制。
加大对违法水事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省”的水政执法网络。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违规占用河库岸线、危害水资源和人为水土流失等违法活动。
加强水利资金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户专用,推行水利资金竞争性安排,建立水利资金违规使用“黑名单”制度。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加强对设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和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的核定工作。
(三)切实做好防汛防旱防风防低温冰冻工作
进一步完善应急责任考核机制、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以及决策机制。加强应急法规和预案编制工作。推进出台《广东省实施防洪法细则》和《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完善灾害应急处置中的人员转移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低温冰冻灾害预案,推进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防办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增加队伍编制;加快完成省级防汛物资中心仓库建设,开展四个区域性防汛仓库和粤北山区防冰冻物资仓库建设;增加省属防汛抢险机动队,组建区域性的省专业抢险潜水队。
进一步加强三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气象、水文、海洋站点,加快公共信息传播系统建设和大中型水库坝前水位遥测系统建设,提高水库信息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争取完成省三防指挥系统二期建设任务。加快海堤、避风港和紧急避险安置区建设。
当前,重点做好抗旱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抓好蓄水保水和提水工作,千方百计确保春耕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要。同时,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做好咸潮上溯防御,确保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供水安全。
(四)深化水利各项改革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检查督促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加快乡镇水管站(所)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改革。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实施《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认真总结推广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加快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中水利投资的比重,扩大金融机构对水利的信贷规模,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五)加快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实施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规划,多渠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水利科技攻关。争取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部级重点实验室,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做好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提升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水利科技贡献率。大力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东江水资源水质水量监控管理系统、省三防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省水利数据中心和全省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体系建设。
(六)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业绩评价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和轮岗力度。继续建立健全重点工作厅领导分工挂点制度。抓好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河道采砂许可和水利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