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2008年主要工作和2009年展望
一、2008年主要工作
根据2008年初确定的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总体思路,我委着力推进“开展新一轮国资布局调整、提升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省属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1.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不断规范监管行为。在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制定了修编规划,出台了《广东省国资委、省监察厅派驻省国资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省属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对十多项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46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为基础,涵盖企业发展规划、改制重组、产权转让、领导人员管理、监事会监督、维稳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省属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
2.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运作。制定了《广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合理安排负债规模和结构,防止坏账风险和现金流压力,做好担保、抵押、涉诉等或有事项的清理与应对工作。加强金融及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规范股票投资业务,禁止从事以投机为目的的期货(权)等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评价工作,及时组织开展企业经济运营情况分析。
3.建立内部防控体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引导企业以重大风险管理和重要流程内部控制为重点,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08年9月韶钢集团全面风险管理项目启动,省属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强化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每年从国有资产收益中支出300万元作为风险评估费。建立了省国资委律师库,省属企业总法律顾问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并逐步在省属企业推广实施。在企业财务预算指标的核定上,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因素。在经营业绩考核上,增加了“短板”考核,提高考核的导向性。
4.加强监事会队伍建设,改进和强化监事会工作。省政府正式批复了监事会工作专项经费,理顺监事会监督体制架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新招聘的23名专职监事,根据专业、能力均衡搭配、业务量均衡等原则充实到各个监事会小组。制定了《广东省国资委派出监事会成员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国资委派出监事会成员薪酬管理实施方案》、《广东省国资委派出监事会工作规则》和《广东省国资委派出监事会成员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在方式方法及管理方面上实现了新突破,创新了监督检查工作模式,增强了监督灵敏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完善了监事会成员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开展解放思想活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全省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开展了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地市合作、资本运营、“走出去”战略、长效激励、法人治理、企业维稳、企业文化、反腐倡廉十大专题调研,充分听取各地市国资监管机构和省属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存在问题,并研究制定加快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省属企业赴深圳学习考察自主创新的经验,召开了解放思想加快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专题座谈会,引导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2.推动企业改制重组,实现资本经营新突破。将白天鹅宾馆和省水电二局改制为广东省白天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促进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加大战略转型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广晟公司收购了风华高科,收购ST聚酯有条件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审核,广晟控股的中金岭南收购了广西盘龙铅锌矿,提高了资源控制力。广弘公司重组粤美雅复牌上市工作基本完成,宏大爆破、广东广告等拟上市公司已上报中国证监会,加大了省属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力度。根据省政府关于发挥广东企业作用、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工作要求,拟订了重组部分省属驻澳门企业的方案。
3.加快资源有效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推进广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推动宝钢重组韶钢、广钢,组建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按照整合省属矿业资产的要求,将广东广业冶金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产权无偿划转至广晟公司。积极推动省属企业和各地市合作发展,如广晟与梅州、中山等地市开发矿产资源,中旅与韶关开发旅游资源,广业为多个地市提供污水处理等环保服务等。
4.加大信访维稳投入,卸减企业历史包袱。按照省开展21项民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省国资委开展了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维稳问题的轻重缓急,并综合考虑省属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省国资委提出分步安排维稳资金的意见,报省政府同意后,在委专户中补助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广业公司、商业集团和铁投集团维稳资金3500万元,维稳补助资金2008年6月份已全部拨付企业。
二、2009年展望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看到,随着国际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渐加重,省属企业在未来1-2年内仍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市场挑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定信心,客观地看到有利于省属企业的积极因素:
一是省属企业通过多年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成长和效益积累,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省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达到552亿元(2004-2007年),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核销了近40亿元资产净损失,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建立,也为省属企业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省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应对危机的回旋余地比较大。从经济数据上看,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效益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粤电、交通、广晟、韶钢等创利大户受到了自然灾害、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的影响,其他企业的总体情况基本正常。从业务结构上看,大多数省属企业是内需型企业,而我国及我省经济基本面比较好,金融体系稳定,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潜力也很大,国际金融海啸对省属企业的整体影响是可控的,省属国有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三是中央和省里已经及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保证增长的特殊政策措施,将为省属企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并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2009年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主要包括:
一是冷静分析,寻找机遇,高度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实时掌握企业和市场动态,共享信息资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重点是督促省属企业认真梳理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准政策切入点,抢抓机遇,促进发展。
二是加强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向管理要效益。特别是总结推广企业财务结算中心的经验做法,构建集团资金监控平台,强化企业融资能力,降低筹资成本,严格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减少呆账坏账和现金流压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三是做好增收,做实做强主业和优势产业。重点是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支持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城际轨道、公路机场、电力能源、环境工程、矿产资源等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认真完成湛江钢铁基地配套工程等,并通过利用国资收益充实企业资本金、争取财政资金、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重点项目领域合作等形式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鼓励企业寻求与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优质项目,推动企业发展。
四是做好节支,建设节俭文化,严控预算外支出,从紧、从严、从细控制成本,降低各项费用支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明确要求企业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重新审查评估现有投资项目,强化投资决策和现金流管理,积蓄发展力量。
五是防范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以重大风险管理和重要流程内部控制为重点,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关于加强和改善省属企业高风险类投资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及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规范股票投资业务,禁止从事以投机为目的的期货(权)等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扎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防止走旧的发展模式,避免新的重复建设,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六是以推行董事会试点为突破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明晰出资人、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之间的权责界定。省国资系统要加快推进董事会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七是以开展资本运作为契机,深化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高度重视通过开展资本运作深化产权多元化改革,切实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利用当前经济调整期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要资源、重大基础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八是注重和谐,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特别注意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效益出现急剧下滑甚至亏损、停产企业的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消除隐患和安全死角,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