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中小企函〔2009〕9号
关于提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情况的函
省发改委: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9年)〉征稿通知》(粤发改综函〔2009〕68号)的要求,现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送上,供参考。
二○○九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函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
(2009年2月)
一、200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促进我省中小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到2008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企业101.5万户,其中99.8%是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9。主要发展特点如下:
(一)私营企业户数较快增长。2008年末,全省共有个体私营企业375.7万户,比2007年末增长32.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73.2万户,同比增长17.6%。
(二)中小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完成增加值11158.9亿元,同比增长2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1%,其中规模以上小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758.5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大型工业增幅快2.1个百分点。2008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实现税金、利润、就业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8.2%、71.0%、82.7%。
(三)民营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4033.5亿元,同比增长19.3%,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增幅高出7.1、8.4、11.5个百分点。
(四)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缺乏、出口回落、订单减少、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五大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及时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摸清我省中小企业基本情况。结合我省继续解放思想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专门力量,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融资状况、自主创新、企业成长等专题进行了高密度、有深度的调研,完成了《2008广东省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评价研究报告》等一批调研成果。经过分析研判,认为金融危机虽然给我省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没有改变中小企业发展向好的基本面。
2、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中小企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理清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会议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科学客观地分析我省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小企业工作,隆重表彰了2006-2007年度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推广了一批典型做法,为帮助我省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中抢占制高点明确了方向。
3、制定了一个含金量高的文件,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重点在缓解融资难、加大财税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措施,除要求有关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外,省财政今年新增安排22亿元,用于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当前难关。各地也纷纷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广州为市融资担保中心增加注册资本金1亿元,增加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至5000万元;佛山推出10大类42项措施,2009~2010年各级财政投入约2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东莞出资10亿元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帮助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珠海2009年将“四位一体”模式政府风险准备金规模从2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1、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促进法》和《条例》,先后在广州、珠海等15个市举办了22期《条例》培训班。研究制订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等七个行动方案》,重点在促进政策落实、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产业集群、服务市场开拓、缓解融资困难、提供人才保障和推进信息化等7个方面,务实推动当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2、努力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推动21个地级市都建立了担保机构。推动省财政出资20亿元成立省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服务。2008年1-10月,纳入备案管理的189家担保机构为1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408亿元担保贷款。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调查研究,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其中技术创新项目116项,项目实施可拉动社会投资8.6亿元,新增就业7000多人,年新增产值38.5亿元,新增利税6.9亿元。
4、不断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引导各类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修改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示范单位确认暂行办法,积极实施“强企工程”,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热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推进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
5、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开展2008年广东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评价研究,认定表彰2006-2007年度省百强民营企业,举办2008中小企业成长与融资论坛,公布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研究报告和百强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树立“骨干企业”标兵,推动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三、2009年中小企业工作展望
(一)中小企业面临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蔓延到全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省经济外向度高,促进经济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
1、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速不断下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速不断回落,从前二季度的9.9%,到前三季度的9.7%,到全年的9.5%,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
2、融资问题更加突出。融资供需矛盾很大,融资渠道单一,其他直接融资更是难以成功。
3、出口增速继续放缓。2008年我省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
4、原材料等生产价格大幅震荡。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4%。自去年9、10月以来,受国际市场价格下行影响,国内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铜、铝、铅、锌等价格2个月下降了20-50%,化工产品下降40-70%,严重影响产品销售效益。
有危也有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国际分工调整,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为我省更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制定出台的《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提出不断拓宽粤港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大发展大提高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总体上看,2009年中小企业发展在面临着更加严峻形势的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
(二)2009年中小企业工作思路及重点
2009年中小企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国家及省有关中小企业工作的战略部署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贯彻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在广东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上的两个重要讲话,引导中小企业树立“敢于求新,敢于求变,敢于求进”的三敢精神,走出中小企业发展“重技术、树品牌、优结构、强管理”的四条新路,争取在“创新企业管理体制、开拓发展新领域、提高发展组织度、强化自主创新、加强协作配套”上实现五大新突破。
1、立足长远,科学谋划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营造中小企业公平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开拓新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融资创新,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加快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总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2、着眼当前,抓好国家和省有关中小企业政策的贯彻落实,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把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放在当前的重要位置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把每一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深入中小企业调查摸底,主动登门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针对当前可能引发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突出问题,抓紧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应对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做好对高风险企业登记、监督,及时掌握企业异常情况。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引导中小企业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