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9年)

附录 200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10-04-12 09:10:00
字体: [大] [中] [小]

广 东 省 统计 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09218

 

2008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和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   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0.2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402.64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3.59亿元,增长9.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8%,金融保险业增长11.0%,房地产业下降4.8%,其他服务业增长1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1%。民营经济增加值15133.33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588元,增长8.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6%,其中食品类上涨1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上涨3.7%,生活资料上涨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9%,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5.1%,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9.2%,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其中谷物上涨11.0%,蔬菜上涨12.0%,水果上涨10.8%,油料上涨15.0%,畜产品上涨24.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5%,其中化肥上涨25.9%,农药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0%,其中城市上涨6.0%,农村上涨6.2%

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05.6

 5.6

城市

105.5

 5.5

农村

105.8

 5.8

 

113.2

13.2

 其中:粮食

108.1

 8.1

     油脂

120.1

20.1

     肉禽及其制品

119.9

19.9

      鲜蛋

104.5

 4.5

     水产品

115.4

15.4

      鲜菜   

115.9

15.9

烟酒及用品

101.4

 1.4

 

 98.4

-1.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0

 2.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9

 2.9

交通和通信

 99.7

-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

-0.6

 

104.8

 4.8

服务项目

101.5

 1.5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546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8.5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8万人。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8.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严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在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99.9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8%。糖蔗种植面积136.04千公顷下降1.2%;油料种植面积323.87千公顷,增长4.3%;蔬菜种植面积1112.63千公顷,增长4.5%
  全年粮食产量1243.44万吨,下降3.2%;糖蔗产量1079.30万吨,下降1.6%;油料产量81.54万吨,增长4.9%;蔬菜产量2431.43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983.49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4.84万吨,下降1.1%
  全年肉类总产量411.96万吨,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253.96万吨,增长7.9%;禽肉产量146.24万吨,增长6.5%。全年水产品产量680.39万吨,增长2.4%;其中海洋捕捞153.83万吨,增长2.4%;海水养殖222.98万吨,与上年持平;淡水捕捞12.49万吨,增长5.6%;淡水养殖291.09万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25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527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8%,民营企业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9%,股份制企业增长17.0%,集体企业增长9.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5.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4.2%,重工业增长12.2%,轻重工比例由上年的39.260.8变为40.759.3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3.9%,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2.7%,三大潜力产业增长12.0%。三大新兴产业中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增加值分别增长17.6%、13.3%和8.9%;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分别增长12.3%、11.1%和15.1%;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分别增长9.8%、13.7%和12.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5%。六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9.4%,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5.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0.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5%

 

2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万吨

 37.34

-0.9

 

亿米

 29.94

-1.5

 

化学纤维

万吨

41.60

-17.6

 

成品糖

万吨

128.06

-6.2

 

 

万支

 12222369

3.7

 

彩色电视机

万台

 4085.77

-0.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803.39

-2.9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3987.98

-6.6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0.48

7.1

 

 

万吨

 1374.52

10.3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662.88

-1.9

 

 

万吨

 1066.73

-7.0

 

 

万吨

 2040.34

0.1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3.86

26.7

 

其中:精炼铜(铜)

万吨

   6.08

4.6

 

 

万吨

 9484.35

-1.8

 

 

万吨

 182.96

5.8

 

 

万吨

  34.62

1.4

 

 

万吨

  25.39

5.0

 

 

万吨

 201.55

0.6

 

  肥(折100%

万吨

  50.37

59.1

 

发电设备

万千瓦

  61.75

2.8

 

 

万辆

  88.18

  87.94

11.9

 

其中:轿车

万辆

12.3

 

集成电路

亿块

 114.31

 1967.54

43.8

 

程控交换机

万线

12.1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3678.93

 1133.28

26.4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1.1

 

2008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4.3。资产贡献率10.6%,资本保值增值率108.2%,资产负债率59.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全员劳动生产率123416/人年,产品销售率97.0%实现利润总额2130.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1%。亏损企业10799家,比上年同期增长30.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9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4%。

3  2008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利润总额

比上年同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2130.34

348.87

7.84

455.00

1495.28

375.96

-13.1

-45.9

3.8

-13.7

-9.6

12.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470个,比上年增长6.2%;实现增加值114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115.77亿元,增长21.8%;利税总额270.13亿元,增长3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31.63亿元,增长17.1%;更新改造投资1396.54亿元,增长16.6%;房地产开发投资2932.34亿元,增长16.8%。分城乡看,城镇投资8801.40亿元,增长17.0%;农村投资2379.98亿元,增长14.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766.26亿元,增长17.2%;非国有经济投资8415.12亿元,增长16.3%;其中民营经济投资4258.86亿元,增长20.1%。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投资7827.27亿元,增长13.5%;东翼地区投资8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西翼地区投资613.06亿元,增长20.6%; 北部山区投资1445.36亿元,增长21.8%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08亿元,增长49.4%第二产业投资3934.56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3912.3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7136.74亿元,增长18.7%

4  200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11181.38

 

16.5

农、林、牧、渔业

 

110.08

 

49.4

采矿业

 

113.35

 

52.2

  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0.40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50.77

 

28.8

制造业

 

3053.16

 

9.5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38.19

 

18.5

     食品制造业

 

49.67

 

38.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37.68

 

12.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1.61

 

-9.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35.29

 

-4.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3.40

 

26.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5.85

 

11.9

     金属制品业

 

230.01

 

1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79.42

 

18.2

     专用设备制造业

 

97.09

 

25.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29.20

 

29.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7.79

 

8.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64.86

 

4.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45.81

 

20.1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623.59

 

21.6

建筑业

 

22.24

 

-14.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00.60

 

23.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41.85

 

13.6

批发和零售业

 

175.12

 

32.4

住宿和餐饮业

 

143.42

 

14.2

金融业

 

20.55

 

110.2

房地产业

 

3838.31

 

17.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4.11

 

21.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2.12

 

8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40.61

 

2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80

 

-32.7

教育

 

195.51

 

9.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74.95

 

30.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0.94

 

45.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09.84

 

-22.5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住宅投资2132.52亿元,增长18.9%;经济适用房投资8.61亿元,下降16.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2992.63万平方米,增长14.4%,其中商品住宅18022.38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竣工面积4359.24万平方米,增长8.2%;其中住宅3476.22万平方米,增长5.0%。商品房销售面积4824.41万平方米,下降22.4%;其中住宅4378.37万平方米,下降22.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824.61万平方米,增长15.5%;其中住宅1030.66万平方米,增长37.1%。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78.91万平方米,下降7.1%;竣工面积6.50万平方米,下降75.0%;销售面积6.83万平方米,下降95.3%

 

5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新增生产能力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330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2203

 

新建公路

公里

409.58

 

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

102.03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万吨

255

 

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

万门

 43.04

 

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万户

 1468.1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593.27亿元,增长20.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8.94亿元,增长20.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816.47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82.45亿元,增长21.8%;其他行业零售额73.29亿元,下降35.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4%,肉禽蛋类增长19.7%,服装类增长20.4%,汽车类增长19.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3%,日用品类增长12.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4%,通讯器材类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0.4%,家具类下降10.0%,化妆品类下降5.5%,金银珠宝类增长6.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83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4040.97亿美元,增长9.4%;进口2791.64亿美元,增长5.4%。出口大于进口1249.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4.9亿美元。

6  2008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6832.61

 7.8

出口额

4040.97

 9.4

    其中:一般贸易

1163.02

 10.8

       加工贸易

2612.64

 6.1

    其中:机电产品

2835.56

 12.0

     高新技术产品

1486.18

 11.5

  其中:国有企业

 607.79

 6.6

     外商投资企业

2556.36

 10.1

     其他企业

 876.82

 9.6

进口额

2791.64

 5.4

    其中:一般贸易

 823.60

 18.0

       加工贸易

1557.85

 -0.9

    其中:机电产品

1739.58

 4.1

高新技术产品

1243.12

 2.6

  其中:国有企业

 504.08

 0.8

     外商投资企业

1831.43

 3.9

       其他企业

 456.13

 18.2

出口大于进口

1249.33

 19.6

其中:一般贸易

 339.42

 -3.6

加工贸易

1054.79

 18.6

其他贸易

-144.88

-

 

7  200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增长%

美国

772.43

 

4.5

133.92

 

 4.2

香港地区

1338.54

 

3.0

61.01

 

-5.3

欧洲联盟

643.56

 

18.1

213.80

 

12.2

日本

192.12

 

11.3

413.94

 

 5.5

东盟

246.55

 

20.3

379.53

 

 7.0

韩国

90.89

 

52.2

229.95

 

 1.9

俄罗斯

47.94

 

-4.8

9.56

 

35.4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1.67亿美元,增长11.9%;其中,制造业占59.4%,房地产业占1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4.4%,批发和零售业占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7%

 

8  200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新批项目

数(个)

比上年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亿美元)

比上年

增长%

 

   

 6999

-26.4

191.67

 11.9

农、林、牧、渔业

 211

-37.2

 2.08

 13.9

采矿业

  4

-69.2

 0.16

-33.1

制造业

2468

-40.8

113.80

 8.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

 -8.0

 2.55

162.9

建筑业

 47

-25.4

 1.79

 27.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8

-28.1

 7.02

 33.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99

 -7.0

 2.78

 30.9

批发和零售业

1766

-21.4

11.32

 67.5

住宿和餐饮业

 101

-17.2

 2.61

 22.0

金融业

  3

0

 0.07

-70.3

房地产业

 87

-67.4

33.16

 -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68

-15.5

 8.37

 56.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06

 23.2

 3.00

 1.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

 14.3

 0.31

169.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60

 30.4

 1.85

274.9

教育

 -

-

 0.01

-63.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

 -50.0

 0.12

124.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

 27.0

 0.67

-60.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金额2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84亿美元,下降7.2%;年末在外人员34594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87.5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9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176135

 

9.8

   

铁路

  

11533

 

2.2

   

公路

  

126068

 

11.9

   

水运

  

32318

 

4.6

   

民航

  

84

 

-3.0

   

管道

  

6132

 

9.9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4519.80

 

0.7

   

铁路

亿吨公里

344.90

 

2.3

   

公路

亿吨公里

1064.56

 

17.4

   

水运

亿吨公里

2878.85

 

-5.4

   

民航

亿吨公里

18.36

 

-8.9

   

管道

亿吨公里

213.13

 

17.2

   

 

10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238279

 

 

15.4

 

铁路

  

13643

   

13.2

 

公路

  

216902

   

16.1

 

水运

  

1902

   

-8.2

 

民航

  

5832

   

5.1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2844.37

 

 

8.3

 

铁路

亿人公里

420.18

   

8.4

 

公路

亿人公里

1566.73

   

11.1

 

水运

亿人公里

9.80

   

-10.7

 

民航

亿人公里

847.66

   

3.7

 

  

全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8795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7808万吨,增长3.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038.93万标准箱,增长6.3%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5.0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436.22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285.74万辆,增长26.4%;其中私人轿车251.57万辆,增长22.8%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595.72亿元,增长1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7.38亿元,增长13.0%;电信业务总量3508.34亿元,增长1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73.3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64.4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08.8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179.65万户,新增337.59万户。

 

 

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323.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04%。其中,外国人615.95万人次,下降8.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9707.52万人次,增长0.6%。在入境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2516.17万人次,增长8.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1.75亿美元,增长5.4%。国内游客达30945万人次,增长2.6%,其中过夜旅游者13361.65万人次,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2003.61亿元,增长11.9%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省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11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835.86亿元,增长12.6%。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3791.14亿元,增长13.1%。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274.37亿元,增长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06.43亿元,增长5.1%

11  2008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56119.26

 

14.6

 

其中:企业存款

18713.72

 

12.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8181.18

 

22.5

 

各项贷款余额

33835.86

 

12.6

 

其中:短期贷款

10602.56

 

2.4

 

中长期贷款

20053.09

 

14.7

 

年末全省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202家,比上年增长7.5%;股票227只,市价总值达11823.41亿元,下降64.2%。上市公司全年通过证券市场直接筹集资金487.42亿元,下降58.2%;其中首次上市发行企业(IPO14家,筹资65.03亿元。截至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23家,证券营业部477家。证券公司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额133543.06亿元,下降45.3%;各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1.09亿元,下降54.6%。基金公司20家,共管理177只基金;基金规模11085.26亿份,增长7.1%;基金净值8101.20亿元,下降48.6%。期货公司24家,全年代理交易额144350.06亿元,增长89.6%
  全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1124.98亿元,增长39.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734.66 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97.71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92.62亿元,分别增长54.0%36.9%12.2%。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83.17亿元,增长28.0%。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84.88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72.04亿元,分别增长15.9%34.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26.25亿元,增长34.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11万人,比上年增长6.9%;在校研究生5.88万人,增长8.1%;毕业生1.62万人,增长17.4%。普通本专科招生39.07万人,增长10.1%;在校生121.64万人,增长8.6%;毕业生28.25万人,增长21.2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39.8万人,增长8.9%;在校生100.08万人,增长10.3%;毕业生24.53万人,增长10.7%。普通高中招生66.81万人,增长10.1%;在校生181.76万人,增长5.4%;毕业生53.49万人,增长11.4%。初中招生180.36万人,增长3.5%;在校生497.88万人,增长3.1%;毕业生143.00万人,下降0.3%。小学招生131.59万人,下降8.5%;在校生956.47万人,下降6.0%,毕业生186.76万人。全省特殊教育招生0.35万人,在校生2.5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2.35万人。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4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900个,比上年增加360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9.9万人,比上年增长10.5%;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490亿元,增长20.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2亿元,增长18.0%。民营科技企业7740家,从业人员140万人,技工贸收入8500亿元,增长11.1%

  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3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9项,应用技术成果392项,软科学成果12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03883件,增长1.4%;其中发明专利28099件,增长5.3%。专利授权量62031件,增长9.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604件,增长104.7%。经PCT(专利合作条约)提交专利申请3120件,增长17.9%。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616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84.77亿元,增长38.0%

   全省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4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000亿元,增长15.4%。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7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342家;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36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41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85项。认定技术创新专业镇277个,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70个。

全省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2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9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585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7865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7777家。

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共有地震台站54个,地震遥测台网7个。全省共有海洋观测、监测站点272个。测绘部门共出版地图103种,总印数319.8万幅。出版测绘图书5种,总印数3.8万册。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28个,文化馆123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博物馆、纪念馆153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1%97.4%。有线电视用户1482.4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17.1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2%45.3%。全年出版报纸43.6亿份,各类期刊2.5亿册,图书2.7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3个。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878,比去年减少6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27个,妇幼保健机构12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7个,卫生监督所137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3.2万张,增长6.8%。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44万人,增长6.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45万人,注册护士13.6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7353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3530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30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4.2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万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226852人次,报告死亡927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40.08 /10万,死亡率0.98 /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8.4%,提高0.9个百分点。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2534人次获得24项世界冠军,破3项世界纪录。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9.77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5.6%。全年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人均27.89平方米。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3805.98元,农村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659.34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2.86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8%。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2.5%。全年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2.95平方米。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756.36元,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45.57元。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44.2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参保职工2171.23万人,增长10.2%;参保离退休人员273.02万人,增长6.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759万人,增长47.5%;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4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35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332.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441.74万人,增长10.2%。参加工伤保险2302.34万人,增长8.9%;其中参保农民工1523.89万人,增加1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011.21万人,增长53.4%。全省有123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834.30万人,比上年增长1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1.40亿元,累积受益1539.80万人次。全年城市医疗救助45.34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0.6%。农村医疗救助94.23万人次,增长7.0%。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50.98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124亿元,增长24.6%;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437亿元,增长27.2%。到2008年底,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00.33万人,其中城镇39.65万人,农村160.68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5.60万人,下降5.1%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69万张,收养人员7.68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4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50个。全省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63.39亿元,筹集福利资金20.38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43.24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5103起,比上年下降16.2%;死亡7998人,受伤47437人,直接财产损失34027.30万元,分别下降10.7%15.7%12.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9389起,下降15.4%;造成死亡7182人,受伤46998人,直接财产损失10013.60万元,分别下降10.1%15.4%1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33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95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2万人,出生率11.8;死亡人口43万人,死亡率4.55;自然增长人口69万人,自然增长率7.25。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1.2%,女性占48.8%0-14岁人口占19.7%15-64岁人口占72.4%65岁及以上人口占7.9%;城镇人口占63.4%,乡村人口占36.6%

12  2008年人口数及构成

单位:万人

 

年末人口数

比重(%

常住人口

9544

100.0

 

其中:城镇

6048

63.4

 

乡村

3496

36.6

 

其中:男性

4887

51.2

 

女性

4657

48.8

 

其中:0-14

1875

19.7

 

15-65

6913

72.4

 

65岁及以上

 756

 7.9

 

 

全年全省耕地面积2843904.85公顷,减少9145.35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547.45公顷,灾毁耕地534.13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实际占用耕地5057.61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132.93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754.25公顷。 

全省全年水资源总量2263.5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369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2136毫米,比上年增加38.0%。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34.0亿立方米,增长15.4%。全省人均用水量为482立方米,下降2.2%。全年总用水量460.1亿立方米,下降0.5%;其中生活(含生态)用水94.5亿立方米,增长3.6%;工业用水136.2亿立方米下降3.5%;农业用水229.4亿立方米,下降0.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29立方米,下降1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9立方米,下降16.8%
  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68.1%,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3.8%,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7.8%,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3%。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57.3%,减少1.3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21.5%,减少1.3个百分点;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0.3%,增加3.2个百分点;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6.8%,减少0.5个百分点。严重污染海域面积3400平方公里,减少0.5%

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4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10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2种,非金属矿产58种,水气矿产4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处,其中金属矿产地8处,非金属矿产地4处,水气矿产地3
  全年平均灰霾天气日数64天,比上年减少3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小时,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55小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75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92万吨,增长2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96.36万吨,比上年下降5.28%;二氧化硫(SO2)排放量113.59万吨,比上年下降5.58%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393.06千公顷。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377.20亿元。洪水和沿海风暴潮死亡人口104人。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9.84亿元;发生赤潮10次,累计面积230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05起,造成死亡人数33人,直接经济损失1.09亿元。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8028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9083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291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0918公顷。全省义务植树完成9749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6.3%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3.7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7个,地质遗迹保护区8个,面积4.1公顷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