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计划执行与草案

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信息来源:国民经济综合处 时间:2023-02-16 15:42:09
字体: [大] [中] [小]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艾学峰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1+1+9”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是“双区”建设全力推进,三大平台成为湾区发展新动能。广湛、深江高铁加快建设,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进展顺利,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进一步提升。“港澳药械通”累计引进3批共33种药品和医疗器械,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持续拓展,“澳车北上”落地实施,粤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局良好,合作区新设立澳资企业超430家,累计设立澳资企业超4800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新增签约入驻81家金融机构,国际人才港启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印发实施,南沙港首开中欧班列,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汽车贸易、飞机租赁等6个百亿元级进口平台加快建设。三大平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均已出台。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部落地,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

  二是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入轨”运行,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正式挂牌,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成前期工作。启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创新开展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我省获批全国唯一超高清视频发展试验区,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质运行,新增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总数达4家,新增省级高新区6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总数6.9万家。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开港运行,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186家、在站博士后1.17万人。启动制定《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推进省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

  三是坚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大力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约130万辆、增长142%,汽车产业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省第八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广州粤芯三期、广州增芯科技、深圳华润微电子、深圳方正微电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实施“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家,447家企业入选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居全国第一。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举办2022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启动建设。全年全省新建5G基站6.06万座,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四是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不断增强。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编制完成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五个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出台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印发实施,推动韶关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立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重点老区苏区机制,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出台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广州-湛江、深圳-汕头深度协作,高水平开展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深圳-赣州、广州-龙岩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扎实推进。安排对口支援西藏、新疆资金39.9亿元、实施项目192个,顺利完成援藏干部队伍交接轮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与黑龙江对口合作有序推进。

  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推动出台《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新增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5个。“粤强种芯”工程深入推进,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61.8万亩,复耕复种撂荒耕地72.7万亩,粮食年产量1291.5万吨。出台“预制菜10条”,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工程,“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珠三角田间窝棚整治取得显著成效,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及“广东扶贫济困日”“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一批主题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部署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推动金融支农扩面增量提质。

  六是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编制完成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11亿吨、金额54.22亿元,均居全国区域碳市场试点首位。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河湖长制综合效应充分显现,高质量建成2273公里碧道,新建城市污水管网2491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288万吨/日,预计地表水水质优良率90.5%。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成效明显,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设立,建成绿色矿山463个,新建7个国家森林城市,珠三角地区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南岭生态屏障建设持续改善。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72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全省危险废弃物利用处置能力达1130万吨/年。有序推进“三旧”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和“增存挂钩”三大提质行动,完成“三旧”改造面积3.96万亩、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0.39万亩。

  七是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网统管落地见效,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平台注册用户数分别达1.79亿、1325万、253万。《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快推进,84条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推进信用广东平台2.0升级改造,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数据185亿条,“信易贷”持续推广,全省发放信用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积极申报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要素改革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6家、人才驿站357个,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整合设立。财政、国企、价格改革深入推进,推动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广东省定价目录(2022年版)》出台实施,政府定价项目减少10.3%。开放型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实施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27条,设立13个联动发展区。出台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行动计划,我省对成员国进出口2.42万亿元、增长3.8%。

  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4200万农民工就业保持稳定。修订《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实行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89.3%,累计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95%以上,新增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高校3所。高水平医院加快建设,11家高水平医院跻身全国综合医院百强。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落成开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顺利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量采购提速扩面,集采药品、医用耗材平均降价50%以上。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0元,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提高至每月2994元。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38亿元。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7.15万套(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95户。

  九是盯紧看牢重点领域风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恒大集团等企业债务风险处置,1万多家地方金融组织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全省粮食储备规模超1100万吨。强化电力能源调度,电煤库存稳定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年度新增电源装机超1300万千瓦、电网工程187项,在全省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4%、17.5%。启动全省一级防汛应急响应,有效应对北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和历史性“龙舟水”,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深入推进城镇燃气隐患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范等重点任务,严厉打击毒品、电信网络诈骗、偷渡走私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过去一年,我省与全国一样,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同时我省毗邻港澳、经济外向度高,受疫情的冲击和国外需求萎缩影响更直接,困难挑战更严峻。面对超预期的冲击挑战,我们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全力保持经济总体平稳,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我们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和稳增长政策供给。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经济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带领省直部门逐一深入各地市现场对接,“一市一策”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省政府建立“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工作机制,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稳增长33条、19项接续政策,及时出台实施两批214项具体措施,密集出台我省“重大项目10条”“专项债9条”“促消费9条和16条”“稳外贸11条和4条”“稳工业32条及增量政策”,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

  我们积极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和驻京工作组,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提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322亿元,争取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150亿元,带动总投资约1.8万亿元的273个签约项目如期开工。健全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运行机制,实施“挂图作战”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年完成投资10894亿元,建成湛江吴川机场、引韩济饶工程、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项目,新开工建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瑞梅铁路、狮子洋通道、陆丰核电5、6号机组、廉江核电一期等重大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首套装置投产,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7.9%,比去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们多措并举促消费。打出“消费券+消费政策+促销活动”组合拳,全省发放政府消费券超20亿,带动消费超120亿。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广深新增增量牌照等政策,拉动汽车销售超16万辆、销售额超260亿元。举办“家520”、夜经济暨暑期促消费、汽车家电等主题促销活动,市场消费稳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我们千方百计稳外贸。全力疏通粤港贸易通道、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推动粤港跨境货车入境车次提升至12月最高4794车次/天,新增国际班轮航线近50条,共发运中欧班列967列、增长122.3%。创新举办广交会、高交会、中国航展,筹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全球招商大会,举办“粤贸全球”线上展会70场、带动企业参展超1.5万家次。支持企业开展海外代参展,重启企业抱团出国参展。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地市全覆盖,综合保税区总数达11个,跨境电商进出口近6500亿元、增长95%。

  我们全力助企纾困保就业。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实施“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47条”“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25条”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深入开展全省重点企业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全年退税减税缓税降费达4656亿元。扎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聚焦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重点强化原材料、芯片、关键零部件等供应保障,“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帮助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等解决堵点卡点痛点问题。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新增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超40亿元,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

  我们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不断提高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持续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能力,打好系列本土疫情遭遇战、攻坚战,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区域协同、港澳联防联控“三道防线”,保持全省疫情防控体系高效运转。根据病毒进化特点,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做好医疗救治资源准备,抓好宣传引导,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年来,我们全力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结构调整、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持续改善。

  预期性指标方面,由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供给和需求造成较大影响,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投资受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拖累,消费受到人员流动阻滞和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制约,进出口受到粤港澳贸易大通道不畅和外部需求下降影响,“三驾马车”拉动效应均有所减弱。但在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团结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不及预期,却顶住压力延续恢复态势,经济发展结构持续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可贵成绩。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结构质量指标完成较好、均超年度目标;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民生指标均可实现年度目标。

  约束性指标方面,由于不利气象条件持续时间长及能源电力保供加强、支撑性煤电项目增多、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2项指标较难完成年度目标。森林覆盖率由于国家已调整统计口径,新口径下2022年预计数与年初计划数不可比,不做评定,其余指标均可如期完成目标。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2023年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乌克兰危机走势仍不明朗,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打压遏制持续升级。同时在全球通胀压力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外部需求进一步萎缩,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滞胀”风险加大。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的态势没有变。党的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极大提振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信心,将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发展机遇。但一些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影响仍在延续,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从我省看,去年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地实施将为今年增长打下较好基础,香港由乱转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对我省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我省经济有望延续稳步恢复态势。但我省处在“两个前沿”的风口浪尖,经济外向度高,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外部冲击与自身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交织叠加,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挑战:一是内外需求不足。民间投资持续不振,消费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占我省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消费电子先行进入收缩周期。需求不足直接制约生产端恢复,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二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企业营业额下降、利润率低、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依然突出。三是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我省经济对房地产依赖较深,与房地产业关联行业较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拖累较大,相关风险防范化解处置任务较重。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品牌、标准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芯片、基础软件等供应链仍然受制于人,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严重。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珠三角经济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粤东粤西粤北转型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县域经济不强,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发展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是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还有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差距。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巩固和培育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特别是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是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巩固先进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更加注重畅通经济内外循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拓展国内经济纵深,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加大力度“引进来”和“走出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塑造广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四是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经济体制改革牵引,用改革的办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盘活资产存量、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引导社会预期。以开放促改革,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聚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是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止房地产业的局部问题转为大规模风险。确保粮食安全,增强能源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力度。加强地方财力支撑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三)主要目标。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坚定扛起我省在稳定经济上的政治责任,兼顾需要与可能,提出202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进出口总额增长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万人以上;

  ——粮食产量1268万吨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主要考虑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体现广东担当,同时与省“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主要考虑去年国家新增支持我省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大部分在四季度开工,将在今年产生较多实物量,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但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超35%,房地产下行对投资增长拖累较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主要考虑国家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人流、物流有望加快恢复,拉动相关消费较快回升。同时,线上消费、国潮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增势良好,广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加快建设,将对消费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进出口总额增长3%,主要考虑到外部需求下降,特别是消费电子等我省重点出口商品已进入收缩周期,短期内难以扭转,进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同时,美西方在半导体等领域加大打压力度,对相关商品贸易产生较大冲击。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主要考虑我省制造业当家,突出工业发展在我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各方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三、2023年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围绕实现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畅通内外循环,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加快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三大平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相关立法工作,推动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稳步推进横琴合作区建设,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线,培育壮大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快建设澳门新街坊等民生重点项目,吸引更多澳人澳资澳企到横琴发展,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前海合作区建设,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国际法务区、前海国际人才港和风投创投集聚区,支持前海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高地,推进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实施好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南沙探索设立法定机构,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设立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抓好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

  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规则“软联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加快深江高铁、广佛环城际等轨道交通项目和深中、黄茅海、狮子洋等跨江跨海通道建设,争取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扎实做好深圳枢纽西丽站、广州东站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谋划推动“港车北上”,加快建设“数字湾区”,抓好湾区“保险通”试点、标准和认证、职业资格认可、内地科研人才往返港澳人才签注和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工作。持续优化粤港贸易通道,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单一窗口”使用覆盖率。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

  深化粤港澳三地民生融通。聚焦港澳居民关切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出行等热点难点问题,扩大已有政策适用范围,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专项支持政策。推动“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配合香港实施“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

  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动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出台。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医学科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等重大片区建设,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设立,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

  加快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绣花”功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全面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推进中新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际金融城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广州与深圳合作,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

  (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大力激活城乡消费市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以国家级试点步行街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全省步行街、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支持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加快建设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省,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大文化、旅游、养老等高品质服务供给,支持推动水上运动、水上文旅文创、滨水休闲康养等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一批居民消费、商贸流通、会展等项目,扎实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广东供销公共型冷链物流骨干网,一体化推进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完善。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开展家电等耐用品促销、汽车等工业产品下乡活动。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品牌,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结合国家部署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划一批重大战略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和方案的“盘子”,确保“事事有相应项目支撑”。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市政、建筑及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等领域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标准化,扎实推动项目落地。加快优化投资结构,制定我省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落实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措施。用好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投资、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积极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信贷投放,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狠抓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及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等机制作用,统筹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柳广铁路、广清永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漳州至汕头高铁、梅州至武平铁路、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广汕汕高铁和新白广、珠机二期城际顺利建成通车。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基本完成西江干流治理、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建设水平,推动粤东和粤西主干管道完善工程、珠中江区域天然气主干管网等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全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库,深入推进全国算力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高标准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优化全省数据中心布局建设。

  (三)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考核评价。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完善“群-链-企”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大力推动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三期乙烯、广州粤芯三期、广州增芯科技、深圳华润微、比亚迪深汕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维信诺第6代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持续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标准升级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强化产城融合,探索嵌入式、插花式等方式发展城市友好产业。新培育6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深入实施“品质工程”,开展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超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构建“以我为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1+N”政策包,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加快补短板。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提升近地化配套能力。做优做强建筑业全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计划,重点遴选40家以上省级“链主”企业、200家以上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5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各项政策资源要素倾斜,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

  推动先进制造业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设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实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新建30家以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培育共享生产平台、委托制造品牌授权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科创服务等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强化数字化发展应用场景支撑,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壮大高清视频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做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试点推进建设若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注重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开展企业首席数据官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指导。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效整合政府、商协会资源,拓展多元化招商渠道,落实“制造业投资10条”“外资12条”和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完善人才、产业、科技、金融、要素保障等投资支持政策。强化产业链招商,大力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招商,积极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绿色石化、金融等领域龙头企业。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充分利用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平台,面向全球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着力构建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强光明、松山湖、南沙科学城协调联动和交流合作,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建设,保障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运行、发挥作用,争取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完善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投入机制,争取新创建一批国家产业创新平台,做大做强成果转化支撑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为引领,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运用“揭榜挂帅”“业主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模式和科研考核机制,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单列管理改革试点范围,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高中整体提升。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和示范性技工学校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办出特色,扎实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专门学校建设。统筹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深入实施“湾区人才”工程,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着力吸引国际高端紧缺人才来粤发展。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以实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提升人才服务与保障质量。

  (五)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完善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发展政策体系,重点培育一批经济强县,支持争创全国百强县。加快完善产业有序转移“1+14+15”政策体系,办好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经贸合作招商会,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共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10个国家县城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继续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作用,持续加大对重点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全面启动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扎实抓好省直机关对口支援重点老区苏区工作,推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印发实施五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开展小城镇品质提升工作,增强乡镇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深入实施供销社联农扩面五项工程。深化拓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持续开展“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丝苗米、岭南蔬果等特色产业集群,制定出台支持农业微生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乡村地区碧道建设,加快补齐农村道路、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发展。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大擂台、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等品牌宣传活动。

  深化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持续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北部湾城市群等合作平台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对接联动。加快推动粤藏粤疆产业体系和市场支援空间对接、互补融合,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

  (六)着力推进“集成式”改革,扩大更高水平开放。

  推进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三年行动方案,建立营商环境对口帮扶机制,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对标珠三角先进城市提升营商环境量化指标,支持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开展省级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点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抓好一批统一大市场示范项目和平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完善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应用体系,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信用信息保护和应用,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出台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的政策措施,提升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的举措,做好分领域投资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指引,探索对同一部门的多项审查审批事项进行合并办理,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组建政府协调推进机制和民间产业发展组织。梳理公布一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应用场景和创新需求。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深化财政、金融、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国库管理、财政监督、政府采购等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深交所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加快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实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巩固拓展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大力实施贸易强省建设六大行动,培育引进贸易总部型企业、平台型企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现代商贸流通领军企业。推动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评议基地。加大力度培育壮大千亿级、万亿级出口产业集群,支持汕头、湛江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建设大宗商品、中高端消费品、电子元器件、飞机、汽车、农副产品六大进口基地,深入推进南沙、前海、黄埔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实施“粤贸全球”“粤贸全国”计划,办好以广交会为代表的系列重大展会。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跨境电商示范省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用好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统筹,深入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行动计划。深化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争取国家支持设立粤西新片区。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建设的政策,办好梅州世界客商大会、粤东侨博会,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七)高效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

  加快推进绿美广东行动。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深化落实林长制,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分林相改造,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加强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和管理,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支持保障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扎实推进矿山石场治理复绿、红树林营造修复,加强湿地保护,推进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深入实施碳达峰十五大行动,推进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有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稳步推进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及陆丰核电5、6号机组、廉江核电一期等项目建设,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制度,筛选一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试点。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推动设立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方位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狠抓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和生态扩容,强化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力争优良率稳定超90%。推进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7项年度整改任务,开展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三区三线”,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发展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规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加快铝灰渣、废盐等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实施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

  (八)提高文化自信自强,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健全面向基层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体系。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传播工程,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和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推进实施“红军过粤北重点展示园”“红军过粤北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南雄段)”和一批长征文物保护维修项目,用好红色资源。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文明质量提升工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精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开展党的二十大专题创作计划,着力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加快推动广东文化“头雁”工程,提升文艺院团发展水平。推进全省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资源内容和推广渠道建设,统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美术、非遗、文博等高品质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数字文化馆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做强做优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引进文化龙头企业,推动2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和4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质升级。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办好广州文交会、深圳文博会、东莞漫博会等展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发展红色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文博旅游。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早期岭南探源工程,推动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标本馆,加大水下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启动“南澳II号”考古发掘项目。提升古籍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深化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加强醒狮、龙舟、粤绣、广彩、木雕等具有广东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做强粤剧等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支持梅州、潮州等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推动体育强省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化体教融合,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联合港澳筹备好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加快推进承办地场馆设施建设,做好2024年奥运会、杭州亚运会备战工作,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

  (九)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大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谋划实施就业等“民生十大工程”,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三送”活动。狠抓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抓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推进“戎归南粤”就业创业工程。拓展创业和灵活就业渠道,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全面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争取国家医学中心获批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在我省布局,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创建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认真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落实好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部署,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进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发展,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工作。推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使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改造1100个以上城镇老旧小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间)。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强化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做好高风险地方法人机构、非法集资等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稳妥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做好“保交楼”,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着力增强能源电力保障能力。做好电力运行监测预警,确保中长期电煤合同、天然气供用气合同资源落实,积极争取省外电力增送,加快支撑性保障电源建设投产进度,力争2023年新增电源装机1700万千瓦。推动藏东南送电广东等重点电网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骨干电源配套电网规划建设,保障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及“风火互补”煤电基地高效送出。持续强化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储备能力建设。

  强化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落实支持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完成垦造水田5万亩。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种业创新平台和基地、规模化育秧中心建设。持续优化粮食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质量安全监管。出台实施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方案,加快推进广东省暨广州市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建设。

  建设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的口岸检疫监管。持续开展危化品、城镇燃气、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地下建筑等高风险场所安全排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和急难险重任务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实施省“八五”普法规划,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名词解释

  1.“港澳药械通”:通过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式,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2.“澳车北上”: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成功预约后的澳门私家车即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

  3.“港车北上”:全面放开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成功预约后的香港私家车即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

  4.产业有序转移“1+14+15”政策体系:“1”指的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14”指的是14个省级配套政策文件,“15”指的是粤东粤西粤北12市及惠州、江门、肇庆等3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

  5.供销社联农扩面五项工程:村供销合作社联农工程、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农工程、县域助农服务平台联农工程、供销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工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工程。

  6.“一网统管”: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支撑平台和感知系统,统筹数字化治理资源,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履职能力,实现省域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

  7.“一网通办”: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全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全面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一次办”。

  8.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行动、筹集资金专投重大项目行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行动、资本运营行动、盘活存量土地和租赁性资产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联动地市行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9.贸易强省建设六大行动:出口市场提升行动、贸易枢纽建设行动、新型贸易提速行动、内外资招商一体化行动、制度型开放引领行动、贸易抗风险能力提升行动。

  10.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面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