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葛长伟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围绕计划部署的十一个方面重点工作聚焦用力、真抓实干,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一)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内防扩散”防线有效筑牢。打赢应对春节后返程高峰、复工复产复学、零星散发疫情快速处置等10多场硬仗,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实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累计对超过2700万人开展核酸检测,配置定点医院床位数超9万张,病患治愈率达98%,确诊和疑似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医保基金平均支付比例超过90%。“外防输入”有效落实。构建口岸检疫、医学观察隔离点、社区排查、发热门诊、医院救治“五道防线”,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强化粤港粤澳联防联控,支持香港建设方舱医院和临时性医院,稳妥有序恢复粤澳人员正常往来,守住了疫情防控“南大门”。服务国家抗疫大局展现担当。先后组织派出26批共2495名医务工作人员支援湖北抗疫一线,是驰援湖北最早、撤离最晚的支援力量之一,加强国际医疗合作和科研攻关,八类防疫物资生产和国家调运总量居全国第一。
(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出台“双统筹30条”“复工复产20条”等政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与全国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6.4%,进出口总额下降0.9%。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出台实施2.0版“促进就业9条”,为企业减免、延缴三项社保费1970.6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30亿元。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在5.5%以内,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动态清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7%。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加大惠企扶企政策力度,出台实施“中小企业26条”“金融暖企18条”“个体工商户23条”等系列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步向好。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达3000亿元,实施临时性延期偿还的贷款本金3340亿元,新增信贷2.8万亿元、约占全国1/7。全年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0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约占全国1/10。外贸外资稳定发展。启动“粤贸全球”计划,成功在网上举办第127届、128届广交会,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发放“加易贷”贷款665亿元,外贸进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东盟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广州南沙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新设和转型7个综合保税区,梅州等7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运作,深圳、汕头、东莞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际利用外资1620.3亿元、增长6.5%。
(三)坚定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动力引擎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推动落实中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城际铁路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等教育合作、中医药高地建设等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新组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轨道上的珠三角”、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建设“数字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深圳至江门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启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筹建,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1+12”示范性基地已开业11家、孵化港澳项目698个。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隆重举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25条重大措施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中央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27项改革举措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加快落实。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中新广州知识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建设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广深联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首批27个重点合作项目推进顺利。
(四)以决战决胜姿态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部稳定实现,省内现行标准下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帮助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93个国定贫困县实现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对口支援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和四川甘孜共计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明显。完成近700条陶瓷生产线、超600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省公交电动化率达96.4%。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9万吨/日、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64万吨/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5%,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和入海河流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面清零,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缓释,地市“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完成比例93%,64家农信社全部改制挂牌成立农商行,在运营P2P网贷机构全部清零,全省政府债务率、省属企业负债率、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等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五)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10家省实验室和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新增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建36家省重点实验室,设立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2.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3批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和9个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机器人伺服系统等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大力开展“广东强芯”行动,设立首期规模200亿元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布实施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推动1.5万家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4K电视、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0%、136%和28%。
(六)积极扩投资促消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出台实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稳投资工作12项政策措施,建立“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全年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债务资金361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3191亿元)。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力度,出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新建5G基站 8.7万座、总量达12万座,基本实现珠三角中心城区广覆盖。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实施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计划,推动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512个、总投资2138亿元的补短板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开工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广清城际广州白云至广州北段、广清城际清远至省职教城段、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197个项目,建成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广州东北货车外绕线、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等项目。全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68亿元。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出台实施扩大信息消费、农村消费、文旅消费等政策措施,通过发放补贴、消费券等形式,大力推进汽车下乡、家电惠民,“汽车下乡”销售车辆19.3万台、带动汽车销售超过226亿元,“家电惠民”数量超10万台。鼓励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零售,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广州举办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节。
(七)加大力度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珠三角城际轨道运营总里程超过400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第二轮省内对口帮扶,扎实推进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共建,引进产业共建项目2389个、完成投资2453亿元。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35个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揭阳中委石化、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湛江巴斯夫首批装置打桩开建,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石化、钢铁等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有力推进。“农业+”“旅游+”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广受欢迎。省财政两年新增投入超过300亿元,扶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开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惠东等10个县(市)成功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稳步推进,南海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启动建设。
(八)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粮食实现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大力支持早稻扩种,水稻生产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生猪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增至14个、161个,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新增2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南粤黄羽鸡、金柚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行政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深入推进“三清一改”“一十百千”示范创建、“四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珠三角农村“五美”专项行动,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建有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配备1名以上保洁员,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
(九)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一轮发展优势加快塑造。“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深入实施市场负面清单管理,新取消206项行政审批和执法项目,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和“一网通办”,省级部门“零跑动”事项超过98%,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财政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推动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向市县延伸,实现全省全覆盖。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启动60家省属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枢纽,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出台境外经贸合作区扶持政策,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金融支持,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升格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级四大展会之一。
(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底线有效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省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782亿元中央直达资金全部下达基层,安排省对市县各项补助和债务转贷资金5260亿元、增长12.7%。实行价格临时补贴阶段性“提标扩围”,惠及群众1870万人次。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至每月609元、276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4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50元。新增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和租赁补贴超4万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近2万套。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5080”普惠目标顺利实现,民办小学、初中招生摇号入学全面落实。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83家县级公立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升级建设47家中心卫生院全部开业,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扎实推进“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实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潮州古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南粤古驿道等岭南特色文化遗产保护有力推进,“南海I号”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平安广东建设持续推进。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4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72个。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9项重点工程,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各位代表,202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极为罕见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我省是除湖北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地区,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始终处于高位;我们处在中美经贸摩擦的第一线,支柱产业、高科技企业受到持续打压遏制;世界经济下行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们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我们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时、非常之事,咬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守民生底线不动摇,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推动经济社会在大战大考中保持稳定发展。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18项年度计划约束性指标,包括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劣V类水体比例等民生福祉和绿色发展类指标都较好完成。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实现正增长、与全国保持同步,为全国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体现了广东的担当。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如期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保持全国首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4.7%。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18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3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攻坚突破。“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提升,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加快形成,北部生态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五年新增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704公里,新增高速公路约3600公里、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三大攻坚战取得决胜成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029元、年均增长8%,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外疫情还在蔓延扩散,中美经贸摩擦短期内难以改善,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产业基础支撑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较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有待提升,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尚未形成。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教育托幼、医疗保健、养老家政等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珠三角差距仍然较大。四是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大气、水污染治理等任务艰巨,资源要素约束进一步趋紧,绿色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五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放管服”改革部分环节还存在堵点,政务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落实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1+1+9”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00万吨。
2021年,要在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牵引带动全省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设施联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职责。优化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数字湾区”建设,推动法律、医疗、建筑及工程等领域职业资格互认,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认证等领域与港澳协同取得更大突破。深入推进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加快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完善实施综合改革试点27条改革举措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在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深圳数字人民币应用创新试点,支持深圳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供给,支持深圳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完善深圳改革经验复制推广的机制体制,及时在省内各市共享深圳改革经验。
深入推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增强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和中心城市功能,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依法赋予广州更加充分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广州教育、医疗中心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完善广州、深圳改革联动和工作衔接机制,聚焦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深化对接合作。推进建设广深“半小时交通圈”。
(二)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质性启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10家省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大力度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实验室及分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等设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新建和改扩建一批P3实验室,争取P4实验室落户广东。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主攻方向,加快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领域补齐短板。推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粤港澳联合专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精准布局,启动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重点专项,瞄准前沿领域加强研发攻关,锻造长板。深入实施“广东强芯”行动,强化集成电路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培育发展一批未来型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快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力争新增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高新区“一区一特色”行动,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地市全覆盖。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开展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主体、区域、要素、生态、政策融通。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全链条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施孵化育成体系“双千计划”,加快布局一批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规范科技伦理,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
(三)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做强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10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珠海-江门、汕头、湛江部分区域规划建设3个大型产业园区,深入推进珠三角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加大工业投资奖励力度,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制造业,强化制造业项目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大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力度,力争在工业“四基”等领域率先实现自主可控。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构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深化区域产业链共建,统筹好全省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强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创意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推动产业链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地下管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加强数据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陆海开发空间布局,构建陆海一体海洋开发新格局。加快深圳、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海洋生物产业等海洋六大产业,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推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广州建设海洋科技中心。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平台和远洋渔业,促进滨海旅游、跨海岛旅游发展。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改造提升行动,壮大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环保等服务,做大做强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科创服务、商务会展等专业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发展,加快商贸、餐饮、住宿等连锁化、品牌化。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四)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动态平衡,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入实施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支持企业开发更多适应国内市场需求、满足消费提档升级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实施全产业链改造,推动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生产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适配性和灵敏度。持续开展重点产品(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推动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标准管理体系。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安排年度投资8000亿元省重点项目计划,统筹做好重大项目资金等要素配置,优先保障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需求。扎实抓好交通强国试点“十大工程”,完善连通省内外的高快速交通网络。统筹推进全省航空发展,推动全省港口协同发展,完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建设国际一流的航运航空体系。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深入实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等建设。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力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相结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行动。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加强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抓好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发展高铁货运、航空货运和多式联运。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五大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铁路引进核心港区。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农村电商,实施农超对接行动。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引导传统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现代流通企业。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提升重大贸易平台能级,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壮大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全球中心仓、国际优品分拨中心、离港空运服务中心业务发展。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引进一批头部企业、总部机构,加大力度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质量外资项目。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深化“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优化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启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都市农业建设,加快“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系列工程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新一轮水田垦造,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种子库。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动物、农作物重大疫病疫情防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全域实施“五美”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域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抓好省级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机制、资金整体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富县强镇,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和村集体经济,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创新“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合作、东西部协作工作。
(六)更大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持续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完善珠三角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好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努力实现珠三角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推进珠三角5G宽带城市群建设,提升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水平。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互动发展,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佛山、东莞制造业能级,做大惠州经济规模,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创新发展,推动珠海和中山加快对接珠江东岸、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发挥江门和肇庆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打造新平台培育大产业。
强化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统筹推进东西两翼港口资源优化整合和疏港铁路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支撑。统筹协调重大产业项目向沿海经济带布局。加快建设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发展,建设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支持湛江积极参与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推进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强化汕尾、阳江重要支点功能,支持茂名滨海新区、揭阳粤东新城、潮州新区等重大平台特色化发展。
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生态空间精准管控,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完善生态优先的基础设施、产业、城镇等规划布局,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绿色工业,统筹协调环境友好型重大生态产业项目向北部生态发展区布局,建立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施差别化的产业、土地、人才等区域政策,建立健全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机制,强化对生态发展区政策支持。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加快南岭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全域旅游。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优化提升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加快建设汕潮揭和湛茂都市圈。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韧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城乡融合试点,全面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
(七)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支持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深化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1+5”政策体系。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审批制适用范围。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广州、深圳等城市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持续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
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完善基础数据库,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全面完成地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和云网建设,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联通,推动全省“一网统管”。拓展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服务功能,推进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基本实现教育、社保、医疗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跨地域办理。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争取国家改革创新政策支持,在CEPA框架下探索对港澳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自贸试验区与港澳资源要素更加便捷高效流动,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对接。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通关模式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财政预算改革,提高财力统筹、资源配置和协同管理能力,建立集中力量办大事预算安排机制,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放管服”、政府债务、政府采购管理等改革。深入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省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措施,提升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金融能级。深化城商行、农商行改革。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支持平台经济创新合规发展,引导企业自觉接受监管,提升平台经济监管能力。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推进金融创新,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等涉众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管好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扎实抓好污染防治和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制定全省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提升天然气使用比重。全面推进钢铁、石化、有色、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深化茅洲河、练江等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整治,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做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构建以臭氧为核心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发展内河清洁航运,加大非法成品油打击力度,推动油路车企联合防控,持续做好扬尘和露天焚烧管控。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源头管控。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示范省建设,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变。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节水行动。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深入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节能低碳环保产品。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城市”。大力推进绿色建筑。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红树林、湿地等保护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自然岸线保护修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奖惩机制。
(九)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抓好阶段性惠企扶企政策稳妥退出、平稳过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精准帮扶,通过稳企业保就业。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机制,健全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根治欠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十大工程”,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增容提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和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提升工程,有效增加义务教育学位和普通高中优质学位供给。加快省职教城二期、三期建设,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办好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实施新一轮“强师工程”。
全面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健全和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省级高水平疾控中心、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开展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深入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启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加大潮剧、侨批等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健全岭南考古学文化谱系。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促进文创产品和文旅融合产品高质量开发。抓好一批标志性旅游景点和华南历史教育研学基地建设,推进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改革,推动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和支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东。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推进全面禁毒工程,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抓好源头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名词解释
1.“1+12”示范性基地: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打造集交流、培育、实训、孵化、展示、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平台;培育建设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广州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中国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山翠亨新区“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12家基地。
2.“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出口企业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实现内外销转型。
3.“双千计划”: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000家、众创空间1000家以上。
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
5.工业“四基”:核心技术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
6.“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7.“一十百千”:一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的示范创建。
8.“四沿”:沿重要交通线、沿重要风景区、沿省际边界廊道、沿城市周边。
9.“五美”行动:推进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建设专项行动。
10.“单一窗口”: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要求,促进贸易便利化。
11.“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2.“5080”:公办园在园学生比例达到50%,普惠幼儿占比达到80%。
13.“三馆合一”:对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实行同一选址、合并建设。
14.“三医联动”: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个方面的联动和互动改革。
15.“一网统管”:依托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搭建通用平台,实现一网统观全省、一网统连指挥、一网统筹决策。
16.“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