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粮食流通工作情况
2012年 ,全省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粮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一手抓粮食市场稳定,一手抓粮食事业发展,确保了全国最大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和建设幸福广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强化
一是粮油市场监测工作有效开展,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二是粮油平价商店建设取得可喜成效。全省建成粮油平价商店483家,在稳物价、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粮油供应和价格保持稳定。与山西等多地粮食部门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22种粮油纳入省鼓励进口产品目录。全年外省来粮及进口3080万吨,增长26%,保证了粮食供需平衡;粮食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比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低0.6个百分点。四是储备粮油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食用植物油储备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工作年度考评,促进落实地方食用植物油储备。省级储备粮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按生产年度轮入新产粮食,解决了轮换集中、收储时限短等问题。五是粮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已完成。全省已设立粮食应急加工、运输、供应网点1400多个,粮食应急网络不断完善。六是军粮供应得到保障。全省有9家军供站被评为“全国粮食系统百强军粮供应站”,获评数量全国第二。争当军粮供应管理排头兵工作扎实推进。《广东省军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军粮质量专项检查有效开展,军粮供应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政府粮食安全保障责任进一步落实。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新一届政府签订了粮食安全责任书。修订后的《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印发实施,强化对食用植物油储备落实、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等情况的考核,推进落实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二是粮食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广东省粮食局关于规范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试行)》出台,明确了82项裁量标准。三是粮食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开展。省粮食局联合潮州市政府举办了2012“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广东省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倡导全省粮食系统多形式开展“饥饿体验”活动。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施行八周年、《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施行三周年之际,全省粮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三)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粮食流通产业不断发展。《关于外资进入广东粮食流通产业的情况及对策研究》课题报告完成,主食产业化发展工作不断推进,近500家符合条件的粮油企业享受了相关税收优惠。二是行业指导工作得到加强。广东省展团参加第12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获得优秀展出奖和组织奖。三是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省第三期8万户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于2012年年底完成,比国家要求提前三年,每年让受益农户减少约8%的储粮损失,三期合计可让24万农户每年节约粮食约1800万公斤。四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5万吨海港码头工程以及汕头直属库5万吨仓容项目已开工建设。五是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有新进展。佛山、汕头、韶关三市粮食质检站被国家粮食局批准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六是粮油库存检查、质量检查、收购检查等工作有效开展,全省库存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粮食流通规范有序。韶关乐昌市粮食局、佛山市禅城区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评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第2批示范单位”。
二、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展望
2013年,全省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国际粮食市场持续波动、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省内粮食调控难度加大等复杂形势,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全省粮食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的决策部署,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增活力、保障供给惠民生、提升产业促发展为主线,创新粮食流通管理,进一步统筹做好粮食行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确保全省人民食有所供,为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做好以下三个“着力”:
(一)着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推进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等粮食安全保障法规,依法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做好对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新一届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届中考核工作,促进各级政府履行好保障辖区粮食安全的责任。在“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期间,部署各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推进实施全省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十二五”规划,不断提高全省粮食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出台全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提高粮食流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好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活跃粮食流通、促进粮食供需平衡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二)着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推进粮油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深入分析粮油市场形势,科学部署应对措施。认真做好年度全省粮油供需总量平衡测算和计划编制工作,重点开展城镇居民粮油消费情况调查。继续落实涉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巩固粮食自给基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保障销粮大省粮食供给。继续推进全省粮油平价商店建设,不断扩大平价粮油供应覆盖面,守好民生底线。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1个粮食应急供应点;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人口集中社区,每3万人至少有1个粮食应急供应点。健全粮食应急管理常态工作机制,增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三)着力推进粮食事业发展
开展食用植物油储备规模落实情况考评工作,督促各地进一步充实成品粮油储备。完善省级储备粮轮换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储备粮经营管理工作综合效益。推进储备粮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储备粮油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实施《广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5年)》,完善粮库和粮食市场体系,重点抓好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海港码头、汕头直属库等项目建设,发挥好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推进实施《广东省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年)》,重点促进粤西片区质检机构建设以及广东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改造升级,健全全省粮食质检体系。积极推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改善储粮安全环境。组织做好考评工作,力争全面实现争当军粮供应管理工作排头兵各项目标。继续做好粮油库存检查、粮食收购资格定期核查、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联合执法等工作。加强政策性用粮采购环节质量和卫生指标检测,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