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一)深化改革,增添发展新动力
1.制定深化国企改革意见。起草《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施分类管理,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
2.推进企业治理机制规范化。一是竞争选拔了省属企业3名总经理、8名副总经理,出台了《关于加强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新任企业领导人员一律实施任期制和聘任制。二是在全国率先编制并发布了五家省属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三是规范董事会建设取得进展,广新控股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
3.转变国资监管职能。取消和下放省级国有监管审核职能共10项,取消和下放率达到62.5%。
(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1.强化创新引领。一是安排3亿元改革与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服务新兴产业的恒新基金,鼓励省属企业开展科技攻关。2012年,15个省属科技项目在技术突破,尤其是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广晟公司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珠三角地区央视三个频道试播应用。二是制定了《广东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领军人物评选暂行办法》,评选了2011年度自主创新领军人物1名,给予100万元奖励。三是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合实施科技攻关。四是加大创新发展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2.深化资源整合。一是推动企业重组,省交通集团汽运公司加快整合全省汽车运输企业、站场等资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的行业标杆,制定了将中旅集团、旅游集团、白天鹅酒店集团重组为省属旅游酒店集团的方案。二是推动珠三角机场运营管理一体化,省机场集团分别与惠州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三是稳妥实施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目前,省属企业控制的境内外矿产资源价值约3万亿元。
3.加快上市步伐。一是重点推动省属企业整体上市工作。粤电集团首批7家发电厂资产成功注入上市公司粤电力。交通集团将属下汽运业务主要资产注入其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南粤物流。二是推进IPO上市,广业公司控股的宏大爆破成功首发上市,广新控股下属的珠江桥股份已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即将公开发行新股并上市。三是培育上市项目。重点培育了建工集团所属华隧股份、物资集团所属广物汽贸等一批优质拟上市公司。目前,省属企业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24家,截至2012年12月31日,持有股票市值达631.5亿元。
(三)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和运营,增强国有经济支撑保障能力
1.大交通领域有序运营。2012年,揭阳潮汕机场投入运营,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0多万人次;新增高速公路70.9公里、扩建工程46.6公里,在建20个项目共1828公里;170公里的广珠城际全线通车,在建的穗莞深、广清城际、莞惠、佛肇四条城际轨道达300公里。目前,广东省国有企业控股了全省全部6个民用机场(其中省属4个),2012年旅客吞吐量8263.44万人次(全国第二),货邮吞吐量253.6万吨。国有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高速公路占全省通车里程5500公里的80%。国有企业承担了全省重要港口、码头以及100%的城际轨道,广州、深圳总长400多公里地铁线路的运营管理。
2.重要民生领域保障有力。目前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城市供水、供气,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100%的污水处理项目,40%以上的电力装机容量,华南地区的棉花储备,港澳地区100%的供水和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供应。
3. 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实现了共同发展。2012年,省属企业所有者权益 2620.83亿元中,归属于少数股东所有者权益834.69亿元,占31.85%;净利润96.91亿元中,归属于少数股东净利润56.01亿元,占57.80%。截至2012年12月底,省属企业划转国有股1685.7872万股、上交减持境外国有股收入3844.86万元。
二、2013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展望
(一)加快重组调整,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
一是支持有实力的省属企业与央企、民企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合,共同谋划和建设一批优质大项目。二是通过资产划拨、产业合作、项目推进等方式,在省属企业形成矿产资源、酒店旅游、工程建筑、医疗服务、现代物流等优势板块,实现省属企业资源优化整合。三是鼓励省属企业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获取关键技术、重要资源、知名品牌和市场渠道,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是对省属二、三级企业进一步梳理分类,以资产注入、增发等方式与省属现有20多家上市公司对接,最终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五是研究全省范围国有资源整合。到2015年年底,全省力争培育15家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国企大集团,其中省属企业5家。
(二)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
一是通过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系统内部产权多元化等方式,推动省属二、三级国有独资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改革。二是建立“限高、活中、提低”的省属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制定省属企业中长期激励办法,2013年选择两三家省属企业试点。继续重奖在自主创新、资本运营、“走出去”等转型升级中贡献突出的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三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择优选聘外部董事,规范董事会运作。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鼓励省属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26个重点扶持的创新项目产业化进程。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二是加强管理创新。选择两三户企业作为典型实施对标管理,在取得经验后全面推行。三是加强盈利模式创新。结合实施扩内需战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培育一批幸福导向型产业,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四)转变职能,提高监管能力
一是区分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企业的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二是对24家省属企业章程进行梳理,进一步整合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法律风险防范等相关工作,强化风险管控。三是着力于前瞻性问题务虚研究,协调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做大做强省属企业省级融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营等平台,吸纳、整合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