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3)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四章 汕头

信息来源: 时间:2013-08-06 16:43: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2年,汕头市完成生产总值1415.01亿元,增长9.5%,高于全国7.8%、全省8.2%的增速。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2.18亿元、728.78亿元、604.05亿元,分别增长5.5%、11.8%、7.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51.5∶42.7。
  (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支撑能力增强
  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和“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积极推动粤东物流新城、苏宁易购、汕头广澳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苏宁电器、星湖城、广厦正大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和中国锆城、汕头卫星应用产业园区、猛狮纯电动汽车研发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制定实施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文件,组织认定首批39家汕头市总部企业;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初见成效,4个项目列入国家电子商务应用试点。新增上市企业2家,上市企业增至21家,IPO在审企业8家。新增国家专利授权6588件,增长50.7%,其中发明专利184件,增长23.5%。
  (二)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项目有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92亿元,增长39.7%。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完成455.13亿元,增长45.6%,占全市比重为74.4%;物流业、文化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5.1%、67.3%和58.2%。推动企业债券发行,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成功发行13亿元城投债,汕头港务(集团)成功发行2.5亿元短期融资券,广东联泰(集团)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债券融资总额达到30.5亿元。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全市138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75亿元。汕揭梅高速公路月浦路段通车,汕湛高速公路汕头段、潮惠高速公路汕头段开工建设,潮汕二环高速公路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厦深铁路联络线(汕头段)工程可行性报告和潮阳站扩大建设规模方案获铁道部批复。苏埃通道工程,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广澳港区2万吨级石油化工品码头工程项目已经核准。
  (三)流通消费市场活跃,对外开放取得进展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9.82亿元,增长14.3%;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1853.3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86.54亿元,分别增长16.8%和13.1%。完成货物周转量161.33亿吨公里,增长20.3%;港口货物吞吐量4562.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分别增长13.9%和13.6%。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澄海玩具礼品基地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现有境外投资企业106家,中方投资总额3.71亿美元。实施乡贤反哺工程,引导国内外潮商积极参与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成立省潮商公益基金会和潮阳、潮南公益基金会。省政府批准《汕头海湾新区建设工作方案》,启动汕头海湾新区规划建设。积极谋划申报国家级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制定实施《汕潮揭同城化工作方案》,建立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应的工作机制,推动车辆年票通行费互通互认等六个民生合作项目实施。
  (四)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发展活力得到提升
  推进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全面铺开区(县、市)级大部门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府职能转移,编制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完成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汕头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设立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在全省率先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汕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汕头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及试点方案,政务诚信建设等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改善步伐加快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8.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7万人,技能培训1.6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大幅度提高;筹建保障房4754套,竣工551套,发放租赁补贴1200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4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32元,增长14.4%,增速均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十件民生实事按时完成年度任务。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现代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较低,增速慢于第二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缺乏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产业链发展配套水平不高,产业链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不强。二是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制约进一步加剧,影响了重大项目引进以及企业投资意愿,导致全市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三是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放缓,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多,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四是民生保障水平仍然较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权益的实事项目仍须加大投入。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12.6%;农业总产值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8%;外贸进口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8‰以内;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0%;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重大发展平台建设,推动特区转型跨越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尽快完成海湾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加快推进海湾新区各功能片区规划建设,全力争取将海湾新区纳入2013年国家区域工作计划。谋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争取国家给予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二是积极开展政策创新研究。按照国务院对汕头特区扩围的要求,围绕推动行政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围绕海湾新区的规划建设开展创新研究,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是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完善汕潮揭三市合作协调机制,加快谋划推进一批同城合作项目。推进完善合作机制,同城规划编制,交通设施对接,水利环境治理,便民、惠民项目,经济社会合作六方面共48个合作项目。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增强经济拉动能力
  一是加大项目策划和推进力度。抓好142个年度计划投资约200亿元的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谋划一批符合转型发展方向、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列入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的46个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力争南澳大桥、汕揭高速公路泰山路出入口、国道324线外砂段、金凤路桥黄河路段一期、厦深铁路汕头段等续建项目今年建成通车;汕湛高速、潮惠高速、揭惠高速、苏埃通道和广澳港区2万吨石油化工品码头等项目2013年正式动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广澳港区10万吨集装箱码头、粤东城际轻轨、疏港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积极推动民间投资建设。加快推动中小民营投资项目建设,研究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操作细则,规划一批政府经营性项目向民营企业投资开放,推出一批公益民生工程向社会认捐认赠。三是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做好汕头城开总“城投债二期”、汕头投资总公司企业债券申报发行工作。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效益
  一是稳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中国锆城”、“数据特区”和云计算产业、中国卫星广东汕头航天技术转化中心和北斗导航、卫星遥感产业基地、汕头超声电子电容式触摸屏产业化建设、西电全数字型智能电源电站扩建、中国移动粤东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培育延伸壮大特色产业链条,引导上下游企业在同一园区集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三是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实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苏宁电器、长江路北、星湖城、红星美凯龙、华润万家、广厦正大广场、百脑汇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粤东物流新城、苏宁易购、澄海国际玩具商贸物流城、广澳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谷饶国际针织内衣商贸城、峡山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完善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和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柏亚电子商务产业园、五维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
  (四)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研究制定2013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优化政府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各单位的审批职能、机构、权限向窗口集中。总结濠江、金平事权改革经验,逐步向其他区(县、市)推广,进一步扩大区(县、市)行政管理权限。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牵头编制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目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尽快制定“十二五”民生规划,发挥建设幸福汕头指标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全力推进10件民生实事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紧推动潮阳、潮南引韩供水工程解决方案工作。加快建设3家区(市、县)级人民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镇(街道)卫生院,启动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重建工作,推进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