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3)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十六章 茂名

信息来源: 时间:2013-08-06 16:27: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着力做大规模总量,经济运行有效加快
  2012年,茂名市生产总值1951.2亿元,增长10.6%,经济总量在粤东西北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一是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427.4亿元,增长9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2亿元,增长14.8%。进出口总值10.4亿美元,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8005万美元,增长 126.6%。茂名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茂名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10万吨醋酸仲丁酯、15万吨溶剂改质等9个重点项目完工。二是增长结构明显优化。大办工业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0%;工业投资增长156.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7家。新增工业类省名牌产品2个。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总产值增长5.1%。新增省农业名牌产品1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1个农业地方标准获省批准实施,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
  (二)着力打造发展平台,新区建设有效推进
  一是滨海新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滨海新区正式成立,发展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审定施行。新区管理架构完成搭建,茂名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粤电煤炭码头完成投资3亿多元。广州港集团、中化集团等公司的前期项目工作组已进驻茂名市。二是高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高新区“园镇互动”模式有效运转,新引进项目31个、总投资41.6亿元,新建成投产项目13个,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加快推进,德国巴斯夫公司落户高新区。
  (三)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发展条件有效优化
  一是交通建设持续加快。投入18.29亿元,新、改建公路695公里。高水公路高州段路面改造全面完工,茂化公路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环城东路(二期)和海洋大道东段加快施工。包茂高速公路茂名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茂湛铁路建设快速推进。深圳至茂名铁路茂名段、汕湛高速公路茂名段、博贺新港区疏港铁路前期工作加紧推进。湛江机场迁建选址工作进一步优化。茂名港全年吞吐量达到2390万吨。博贺新港区规划完成调整。二是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官山五路、西粤南路建成通车,站前五至七路以及文光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官渡四路建设加快推进。市区新增绿地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基本建成。高州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垃圾填埋区投入使用,化州垃圾处理场垃圾填埋区基本建成,电白、信宜垃圾处理场正加快施工。三是民生水利建设全面铺开。完成水利投资16.69亿元,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新解决7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高州水库灌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已完成123公里渠道改造。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增强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加强, 六个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作。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作,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完成茂南、茂港两区大部门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县(市、区)级大部门体制改革,深化简政强镇(街道)事权改革。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市国资委正式挂牌运作。制定下发镇(街道)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五)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成绩显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年净增参保人数20.2万,参保率提高到63.5%。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并轨,参保率达98.6%。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2.8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978套,有1261套完工或接近完工。二是教育强市工作加快推进。已有10个镇向省申报教育强镇。122所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268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83所村级幼儿园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全市统一公选校长、重奖名师和市直学校整合、高中均衡招生等改革顺利实施。农村教师全面享受“特岗”津贴。三是平安茂名建设成效显著。“三打两建”工作有效推进,重点地区整治成效明显,全市刑事发案、特别是重大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有新进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交通、火灾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9%。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兴交通,强基础,全力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建设,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和周边省区市联系,改变茂名市发展的区位劣势。2013年,交通建设计划投资36亿元,比上年翻一番,新、改建公路800公里。一是加快对外交通快捷化建设。年内建成茂湛铁路茂名段。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包茂高速茂名段、年内开工建设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加快推进湛江机场迁建、汕湛高速公路茂名段、茂名综合客运枢纽、西粤南路立交工程前期工作。二是加快对内交通便捷化建设。加快推进茂化公路改扩建,全力争取尽快完成。抓紧启动国道207线信宜至高州段路面改造工程。加快各地城区与镇(街道)之间的道路建设。三是加快港口建设。加快推进茂名港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报批工作,支持粤电煤码头及航道加快建设,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博贺新港区防波堤工程和广州港集团通用码头四个泊位。
  (二)抓新区,促起步,全力打造转型发展新平台
  一是抓好基础性工作。明确滨海新区管委会的具体权责和运行机制。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滨海新区起步区,出台起步区管理暂行办法,以起步区开发建设带动新区大发展。加快组建五大国有开发集团。抓紧完成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报批,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规划环评工作。加快新区路网建设,年内建成新港大道,年初完成环城东路二期工程,上半年完成海洋大道东段和西城西路建设。争取年内完成博贺新港区疏港铁路前期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临海产业。加快推进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重点推进中化茂名储运项目、30万吨天然纤维素一体化项目、博贺2×100万千瓦火电、200万吨特种油等石化、能源项目。着眼长远,围绕港口优势,谋划一批临海工业重大项目。加强整体策划宣传,整合滨海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三)强招商,兴产业,全力开创加快发展新局面
  一是提高招商实效。整合招商力量,打造招商平台,精心办好各类招商活动。运用各地商会力量,深入开展“反哺工程”。实施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引导社会力量,扩大招商引资。加强部门协作,加大项目跟踪协调力度,促使新引进项目顺利落地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完成炼油厂、乙烯厂卫生防护距离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支持茂名石化发展壮大。加强地企合作平台建设,合作建设一批优质石化中下游项目。强化园镇融合发展,加强重大项目和高素质人才的谋划引进,加快高新区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园区征地工作。组建高新区开发集团,完善园区投融资体系。年内开工建设巴斯夫项目,全年力争15个项目新开工,20个项目建成投产。壮大县域工业。出台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考核办法。全年力争各县(市、区)工业园区新增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5%以上,各园区新开工项目不少于5个。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政银企合作,推动银行、保险、证券业加快发展。鼓励建立多元化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物流、旅游、信息等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建设商业联合体。
  (四)扩容量,提质量,全力加快城市发展新步伐
  坚持向东向南靠海发展战略,启动环水东湾新城重点区域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抓好道路优化,两年内完成对市区主要道路的沥青罩面改造,加快建设市区东北片小区路网,实施市区西出口改造。抓好节能亮化和临街美化,逐步对市区路灯进行LED改造。抓好城市绿化,推进森林进城围城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加强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改革。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水东湾综合整治、高州水库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五)促改革,勇突破,全力增强创新发展新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级要在第一季度、县(市、区)级要在上半年基本完成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县(市、区)级大部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体制,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加快推行镇(街道)级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国有资产整合重组,提高国有经济运营质量和效率。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培育矿业权市场。二是大力提升开放水平。壮大出口产业,培育拳头出口产品,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充分利用各类出口平台,扩大外贸出口。完善利用外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认真落实与珠海市合作框架协议。
  (六)惠民生,强服务,全力营造和谐发展新态势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力争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