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2)

第三部分 农业经济 第九章 粮食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2 17: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1年粮食流通工作情况

2011年,面对国际粮价持续高位波动、国内部分粮产区自然灾害频发、省内粮食产销缺口不断扩大的复杂形势,全省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粮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推进销区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区建设。全省粮食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实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目标顺利实现,地方粮油储备基本落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争当全国军粮供应管理排头兵和争创全国百强军供站活动扎实开展,粮食流通规范有序,粮食安全得到确保。

(一)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做出新贡献全省粮食系统始终坚持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市场粮食供应和价格保持总体稳定。一是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和落实工作有效开展。粮油市场形势每日监测和每旬一报工作持续开展,全省粮食供求和价格变化调研工作顺利完成,《广东省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合作长效机制研究》课题完成,为实施粮食市场调控提供参考。《广东省地方储备粮油定向销售工作方案》、《广东省组织开展政策性籼稻销售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建立动用省级储备粮专供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的预案。全省粮食系统认真做好平时、重要节假日以及两会大运会期间的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二是粮源供给得到保障,粮食收购工作有序开展。有关粮油企业积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和设备技术展览会以及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以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销合作。三是粮油平价商店建设积极推进。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建成粮油平价商店192家,平价粮油供应品种达1000余个,普遍有每市斤2元以下的平价大米出售,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粮油市场得稳定、党委政府得民心的良好成效。2011年,全省粮油供需保持平衡,价格总体稳定,约2600万吨的粮食产销缺口得到解决,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涨幅12.7%,与全国涨幅基本持平。

(二)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省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行地的作用,着力强化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一是相关规划出台实施。《广东省粮食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省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十二五规划》、《广东省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广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已出台,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粮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有关方面的政策措施。各地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印发实施。二是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作用得到发挥。全省首次粮食安全责任届满前考核工作圆满完成,考核结果已经省政府审定并通报全省,促进落实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省粮食局联合江门市政府举行了《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施行两周年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全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粮食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三是粮油储备管理进一步规范。《关于加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印发实施,成品粮油储备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广东省省级储备粮代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出台,省级储备粮代储管理进一步规范。四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开展了粮食库存检查、全国首次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以及全省粮食行业首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全省库存粮油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粮食安全生产情况良好。

(三)粮食安全基础夯实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省粮油储备、产业发展、设施建设以及军粮供应工作取得新进展,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粮油储备进一步充实。全省地方粮油储备已基本落实。各市县储备粮实物库存量连续第2年超过省下达的规模,超额约4.2%。二是粮食产业进一步发展。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企业1500多家,获得国家批准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粮油产品琳琅满目。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年度盈利1.39亿元,增长35.8%,列全国第5名,实现2007年以来连续5年盈利。三是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码头工程、汕头直属库新建、韶关直属库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广州市南沙粮食产业园,珠海、佛山、云浮等地粮库项目积极推进。汕头、佛山、韶关国家粮油质量监测站项目已经国家粮食局专家组考核通过。全省首期8万户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已完成,可为受益农户减少约7%的储粮损失。四是军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深入开展争当军粮供应管理工作排头兵和争创全国百强军供站活动,按时按质按量保障驻粤部队粮食供应。

二、2012年粮食流通工作展望

2012年,全省粮食系统要切实做好省与各地级以上市新一届政府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工作,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不断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继续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提高军粮供应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销区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区建设,保障全省军需民食。主要是突出一个中心,完善四大体系

(一)以粮油市场保供稳价为中心工作,继续保持粮油市场稳定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粮食购销和加工,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增加粮源供给渠道。按照抓布局、抓价格、抓质量、抓供应的思路,推进粮油平价商店建设,努力扩大供应覆盖面。建立粮食应急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开展粮食应急演练,增强粮食应急能力。完善粮食应急网络,扶持粮食应急网点发展。继续做好年度粮食供需总量平衡测算和计划编制工作。加强粮油市场监测预警,健全和完善粮油市场监测平台功能。密切关注国内外粮油市场行情,及时研究分析市场粮油供求和价格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

(二)完善粮油储备和设施体系,提高粮油市场调控能力

推进充实储备粮油。调整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研究开展储备粮动态管理。推进实施《广东省省级储备粮代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成品粮油储备管理要求,提高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水平。推进实施《广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大型粮食现代物流节点项目建设,健全和完善现代粮油仓储和物流体系。出台《广东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011年度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做好2012年度专项建设工作。

(三)完善粮食流通产业体系,提高粮食流通产业化水平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完善政策,规范引导,建立和完善适应全省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平时能促进粮食供需平衡,急时能满足政府调控需要,富有活力、顺畅有序、保障可靠的粮食流通产业体系。进一步发挥国有粮食企业联系点制度的作用,指导国有粮食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多元化粮油企业发展,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粮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努力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四)完善粮食流通监管体系,提高粮食流通规范化水平

推进实施《全省粮食依法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