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教育工作情况
(一)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取得新成效
广东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省份,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新突破。高质量完成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包括15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内的140个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加强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省教育咨询委员会。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9份重要政策性文件,在省政府层面上出台了与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随迁子女教育、教师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1.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出台《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抓手,积极增加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学位供给;以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制订《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暂行)》和《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实施细则》为契机,规范学前教育收费行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部签署省部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大力推动各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011年全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46.1%,比2010年提高8.4个百分点。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积极实施特殊教育百校建校工程,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近9000万元。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扩大公办学位供应,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比2010年提高0.23个百分点。
3.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达1848所,比2010年增加10所;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51.1万人,比2006年增加168.8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34%,比2006年的61%增加了29.34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国领先。一是中高职对接的通道进一步畅通,高职面向中职专业对口自主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4所高职院校,当年招生达3810人。二是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三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继续开展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实施“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规划。
5.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134所,比2010年增加3所;研究生在校生7.76万人,增长7.1%;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2.86万人,增长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8%,位居全国前列。二是高校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博士、硕士、专业学位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层次结构更加合理。三是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稳步推进“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顺利下达有关投资计划和建设经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新增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学位授予专业、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增加,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66个。四是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我省高校实到科研经费超5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6亿元,增长12.2%。2011年度我省高校获10项国家科技奖、1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011年广东高校获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29项,占全省的96%。
(三)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省政府召开新世纪以来首次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的教师工作。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义务教育学校已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4%,比上年增加9.6个百分点。全省5.9万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今年新增6000多名高校毕业生享受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优惠政策。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201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50多名,新增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2名,引进了科研创新团队5个和领军人才13名,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5%、77%。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我省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协商的契约关系转变。
(四)教育对外合作迈出新步伐
合作独立办学有新突破。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正式签署合作举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议,并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评议,计划于2013年招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也已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办学院、专业以及培养培训人才有新进展。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设立的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已正式招生;中山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举办工程学院正式签约;继续加强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向交流,推进中英、中新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1.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得到初步落实。2011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072亿,占18%,其中省级教育支出256亿元(含转移支付113亿元),占省一般预算支出的1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