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旅游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省旅游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接待过夜游客2.45亿人次,增长12.5%,其中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331.59万人次,增长5.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9.06亿美元,增长11.9%。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443亿元,增长20%,旅游增加值274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2%。新增旅游直接就业10万人。重点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改革创新,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理论研究。完成创新导游管理体制机制、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横琴新区旅游开发、粤港澳游艇旅游合作机制、旅游扶贫、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旅游业产业贡献等9个专题研究。二是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旅游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广州、汕头、梅州、惠州、中山、阳江、肇庆等7个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广州增城市、珠海横琴新区、佛山南海区、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河源东源县、湛江徐闻县、清远佛冈县、揭阳揭西县、云浮新兴县等9个综合改革示范县(市、区)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广州、湛江、清远等市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资金奖励办法,珠海市研究制定建设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实施意见,梅州市研究制定加快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的决定,河源市出台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三是创新建立旅游统计卫星账户。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标准,基本完成旅游统计卫星账户建设。四是创新办节机制和模式,成功举办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和首届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国内外重要嘉宾和大型旅游企业负责人出席,签署各类投资贸易合同、协议、意向216个,总金额1100多亿元。
(二)抓规划编制,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广东旅游业科学发展
广佛肇、深莞惠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抓紧编制实施,汕头、梅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清远、云浮等市根据新形势制定或修编了本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印发了《广东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珠三角旅游产业一体化规划(2011—2015年)》。开展编制《粤港澳旅游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广东省生态发展区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广东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基本完成了《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
(三)抓项目建设,提升广东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2011年,全省投资超过1亿元的旅游项目达66个,投资总额2300多亿元。二是着力推动旅游重大项目开发建设。总投资128亿元的广东中旅南海旅游产业园第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广州长隆集团投资100多亿元的珠海横琴岛海洋世界、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90亿元的深圳太子港国际邮轮母港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三是积极打造旅游扶贫精品项目,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扶持了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之客家小镇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等6个旅游扶贫大型项目。四是通过省财政资金引导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省财政设立5000万元高端旅游项目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了佛山南海、梅州、河源、韶关和肇庆高要等5个省级高端旅游集聚示范点开发建设。
(四)抓消费市场,着力扩大旅游综合消费
一是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旅游活动,深入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提高群众旅游休闲意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培育全民旅游消费市场。二是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与建行广东分行、网易等5家金融机构及科技网络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新评定温泉、中医药文化养生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77家,推广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为居民出游提供优惠和便利。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发卡量突破400万张,拉动旅游消费200多亿元。三是抓市场营销,2011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32.6%,比国内旅游人数的增幅高19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消费明显提高。
(五)抓区域合作,着力提升广东旅游国际影响力
一是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合作。组团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旅游展及开展旅游推介活动,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旅游合作,建立了协调联络机制;与9个国外组织机构签署了旅游合作备忘录或战略合作协议。二是深化粤港澳台旅游合作。推动落实CEPA有关政策措施和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推动粤港澳台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2011年经广东口岸入境旅游的港澳台同胞1.03亿人次,增长5%,经广东口岸赴港澳台旅游人数4534.91万人次,增长26.9%。三是强化与全国兄弟省市区的旅游合作。先后与全国20多个省市区旅游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无障碍旅游建设。健全城际联动、资源共享、品牌共推的合作机制,联合赴省外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促销。四是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深化与文化、宣传等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户外广告,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旅游形象宣传。在中央电视台高收视率栏目投放“幸福广东”旅游宣传广告,在亚洲电视、广东卫视、《南方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制作播放或刊登300多个专题旅游节目和专版宣传报道,与网易公司合作开展的“勇闯绿界”网络营销等活动吸引了600万人参与。
(六)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着力打造旅游幸福工程
一是全省各地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广州、深圳等市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打击“黑中介、黑窝点”专项整治行动与安全检查,维护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出台《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广东省地方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推广品质旅游。三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绿道旅游在线、广东优游旅行网等网站,为广大游客搭建便捷高效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四是全省各地纷纷出台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扩大免费旅游景区景点的范围;省旅游局会同邮政部门发行第三套广东旅游门票优惠明信片,惠民总额达9.6亿元。五是大力发展绿道旅游,组织举办“绿道旅游惠民大行动”等主题活动,发动全省旅游系统及相关企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