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2744.06亿元,增长12.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达5296.17亿元,增长5.6?%。2011年,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52.02亿元,增长12.3%,利润总额783.02亿元,增长7.1%;上缴税金704.74亿元,增长9.2%。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6718亿元,增长1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达1585亿元,增长5.8%。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82亿元,增长16.3%,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剔除机场集团、铁投集团政策性亏损,实际完成利润总额191亿元,增长4.1%。上缴税金170.14亿元,增长11.3%。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省国有企业主动承担重要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强化资本运作、推进自主创新、加大“三旧”改造力度,企业的整体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省交通集团、粤电集团、广汽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州城建投资集团、深圳投资控股、东莞银行等7户资产或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国企航母,以及以格力电器、珠江钢琴、深圳创新投、省属的中金岭南等为代表的行业排头兵,?14户国企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中,我省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城市供水、供气和公共交通,90%以上的机场建设管理,90%以上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污水处理项目,40%以上的电力装机容量,80%以上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港澳地区100%的供水和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供应。
(二)国资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健全组织体系,2011年新设立和加强了茂名、韶关南雄、惠州惠阳、汕尾陆丰等一批市、县级国资委。目前,已有19个地级以上市和49个县(区)设立了专门的国资监管机构,占全省121个县(区)的40%,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自上而下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进展顺利,广东“制度先行、全面推进”的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好评。全面加强财务监管,集团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监事会与审计监督,出台了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强化境外国有资产制度化、规范化监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企业调结构、强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国资委与国有企业资金财务等重要数据的联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初步实现了以制度管资产、管人、管事。
(三)履行社会责任取得新成果
省国资委系统精心组织扶贫“双到”工作,定点扶贫39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干部62人,投入资金6046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组织召开了省属企业、中央企业座谈会,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要求,仅省属企业现场认捐就超亿元。此外,粤电集团等发电企业全面推进“蓝天工程”二期,稳步推进现役燃煤机组的脱硝工程建设,省水电集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通过“碳减排”交易增加收入286万欧元,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应有贡献。佛山、江门、潮州、河源、湛江等市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在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农贸市场等基础服务领域的作用。
二、2012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要点
(一)制定深化全省国企改革方案
加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争取国家将广东国有企业改革纳入国家改革试点,争取国家加强对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根据全省初步确定的“着力立足广东实际,针对当前国企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努力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的总体考虑开展工作。
(二)确保国有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基调,指导督促省属企业进一步细化年度计划和保障措施,确保有利润、不亏损。加强对已有项目的管理,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同时谋划和挖掘一批规模大、影响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大项目,国资委加强跟踪、指导和督促。加强精细化管理,将节支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从细控制成本,防止“跑、冒、滴、漏”,力争省属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下降10%。
(三)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结合落实省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大省属企业重组力度,整合多家省属企业的旅游酒店资产,组建省旅游控股集团;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整合散落在各集团的IT企业,组建省属信息产业集团;推进珠三角机场管理一体化,增强广东机场整体实力。二是鼓励自主创新。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分类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重点是考核企业现有项目进展情况、创新发展资金使用情况和自有研发资金投入情况。三是推进资本运作。以每家企业至少有1家上市公司为目标加快资本运作进程,已有上市公司鼓励推进整体上市,粤电集团、交通集团、航运集团整体上市要取得突破。四是加快对外合作扩张。以广东省面向央企、民企和世界500强的三场招商活动为契机,与央企、民企、外企进行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稳两头,活中间”的思路,建立新的薪酬分配机制;对自主创新、资本运作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按其所在集团的董事长年薪1~2倍予以重奖,对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单项奖励;试行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骨干股权或分红权激励,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向心力。二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在省国资委层面,推动首批6家省属企业加快规范董事会建设步伐,力争2012年外部董事全部聘任到位,实现规范运作。三是用人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高管市场化选聘、任期化和契约化管理与考核,重点加大市场选拔省属企业总经理力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