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2)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二章 深 圳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2 16:53: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深圳市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502.06亿元,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达5228.78亿元,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2136.39亿元,增长10.1%。外贸出口实现十九连冠,达2455.25亿美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3520.87亿元,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9.59亿元,增长21.0%。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万美元,位居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之首。每平方公里产出5.78亿元GDP0.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达89.2%。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至0.47吨标准煤和17.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1/1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75%8.39%11.49%2.91%,均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层级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46.553.5,第三产业占整体经济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GDP比重超过6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9%。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增速高于GDP增速2倍以上。

(三)需求结构更趋协调

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继续保持第四位,增速五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8.0%。出口质量稳步提高,出口增速远高于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高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贸易结构继续改善,一般贸易比重达31.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出口增速高于来料加工出口增速20.3个百分点。内销市场持续扩张,工业产品内销比重达到46.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3.6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的一半,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投入使用,国家基因库挂牌成立,全年新增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34家,其中国家级的有20家。创新链条不断优化,成立基因、超材料、新材料、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学研联盟。尖端科研团队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全年引进10个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

(五)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500万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500/月,低保标准提高到510/月,均为全国内地大中城市最高。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居国内首位,在国内率先实行普通门诊费用统筹。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6万套,竣工1万套,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实施平抑物价惠民工程,建立低收入居民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大运会),比赛项目、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人数均创历届之最,127万名志愿者参与大运会,43万辆机动车自愿停驶,充分展示了经济特区的风采。文教卫体事业蓬勃发展,新增普高学位6500个,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挂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社会治安明显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机场二跑道、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启用,进一步强化了深圳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地铁1~5号线全面开通,总运营里程达到178公里,成为全国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四大城市之一。一横八纵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各组团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机场货邮吞吐量保持全国城市机场第四位。特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原特区外投资规模占全市投资规模比重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90万吨/日,公园总数位居全国之首。

(七)改革开放有序推进

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成绩显著,获省委、省政府颁发唯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工作一等奖,以及重点创新工作优秀奖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优秀单位等殊荣。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合作区条例等法规颁布实施,前海开发开放进入新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获国务院批准试点成功发行债券22亿元。创新土地整备体制机制,《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顺利实施区级党政机构改革,设立龙华和大鹏新区,完成第四轮市区事权、财权划分。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深港合作更加紧密,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挂牌成立。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万元GDP能耗下降4.25%,万元GDP水耗下降5%。重点将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