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2)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十四章 阳江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2 16:49: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高位运行,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2011年,阳江市完成生产总值773.5亿元,增长14.7%,增速排全省首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4.6亿元、349.3亿元和259.6亿元,分别增长5.3%24.7%8.5%,产业结构比为19.545.93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增长37.7%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素质明显提升

工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956亿元和245.2亿元、增长30.9%31.6%。重工业增长36%,比轻工业高13个百分点。实施科技项目3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海陵岛入选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全市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4亿元,分别增长23.8%55.5%。大型国际家居生活广场等专业市场动工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00万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总产值268.8亿元,增长5.2%。特色经济作物面积291.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219.6万亩,总产量71万吨。完成5万亩标准农田整治,新建3个面积共3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00.9亿元,增长40.4%。其中,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为222.2亿元和78亿元,增长76.1%50%4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广青镍合金、华润(阳春)水泥、华润阳西风电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核电、华能阳东风电、海陵岛旅游酒店等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十里银滩综合开发等城建和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

(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双转移成效显著

积极参与面向大型央企、著名民企、台商的重大招商活动,引进了国华电力、明阳风电、世纪青山镍业等一批大项目。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15.3%4个省级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54亿元,增长68.2%。阳江高新区被重新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成功竞得省重点园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7.45万人。

(五)消费结构提质转型,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1亿元,增长18.3%。汽车、家电、家具零售额分别增长33%37%22.2%。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175.2万平方米,销售总额66.5亿元,分别增长27.5%5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1%。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9.2亿美元,增长19.5%。水产品加工出口较快增长,餐厨用品(五金刀剪)和水产品基地被省认定为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六)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品位快速提升

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阳江港1112号码头泊位试产,开阳高速阳江立交及连接线将建成通车,市区防洪工程首期工程基本完工,27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时完成。鸳鸯湖景区等一批市政工程顺利完成,城市魅力日益彰显。积极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386条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宜居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治污保洁工程进展顺利,300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利大幅改善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78元;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2元,增长18.9%。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达2.45%。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4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工程完成,市中医院新院、公共卫生医院建成使用。城乡医保覆盖率达100%,低保救助实现应保尽保,4500个农民工顺利入户城镇。市体育运动学校、帆板基地、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422家农家书屋建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动用价格调节基金1100万元向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建成平价商店52家。扶贫开发双到成效显著,贫困户脱贫率达95%20109·21特大洪灾水毁交通、水利等项目全部完工。建成1.3万套储粮仓。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阳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农业总产值增长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