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顺德区实现生产总值2263.9亿元,增长12.4%;工业总产值5965.1亿元,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4亿元,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0亿元,增长18.2%;外贸出口总值169.3亿美元,增长1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1亿元,增长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62元,增长11.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
(一)坚持质量并举,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一是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成型。家电、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45个项目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9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100强。新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项目进展顺利,全省首个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落户顺德。广东工业设计城跻身国内最大工业设计产业基地之一,全区新增1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万和电气、中国地板2家上市企业。工厂化养鱼、大棚种植等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二是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院士工作室2家。专利、品牌、标准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县域前列,新增东菱和富华2件中国驰名商标、16件省著名商标。新增省名牌产品39个,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2项。三是产业载体建设取得突破。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挂牌成立并获授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吸引社会投资近150亿元。西部生态产业新区建设步伐加快,首批12家“龙腾企业”即将入园。中国南方智谷完成顶层设计,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
(二)坚持科学开发,着力抓好规划布局和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战略目标成为全区共识,网络型城市发展理念正式确立。顺德新城、创意新城、生态新城重点建设目标基本确定,制定城市升级五年行动计划,发布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22个专项规划。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广珠城轨以及顺番公路、碧桂路、均荷路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一环南延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重点水利工程36宗,500千伏顺德站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提前启动。广东工业设计城、大良凤城食都等“三旧”改造项目成果初现。三是城市管理更加到位。启动美城行动,市容环境明显改善。TC公交、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试点实行路边停车收费,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城区停车难问题有所改善。四是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建成城市绿道286公里,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30公顷。新增4个广东省生态示范镇,29个村(社区)通过市级生态示范村、绿色社区验收。成为省低碳县(区)试点。整治内河涌470公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大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力度,社会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是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户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首次纳入医保范围,住院报销最高支付额提至16万元,职工养老金连续7年提高。向1.5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447万元,为城乡困难群众改造危房91户。二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扫尾工作,教师收入实现“两相当”。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和顺德中等专业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启动广东工业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我区成为全国首个镇(街道)公立医院均实现二甲水平的县(区),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晋级三甲医院。三是文化建设得到强化。博物馆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评审,社区文化设施普及率达60%。圆满承办“美的杯”第18届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等大型活动。顺德被授予“中国盆景名城”、“广东省灯谜艺术之乡”称号。四是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基本完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整体布局,新建平安村居示范点21个,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率超过90%,刑事治安警情下降24.6%。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作用显著,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0%。陈村成为全省首个创建法治镇先行点。
(四)坚持先行先试,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和政府执行力建设,行政服务开启新征程
一是行政效能逐步提升。全面完成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审批要件、审批流程标准化建设完成75%以上。5个部门初步实现审批时限缩短50%的目标。全省首设镇(街道)出入境办证窗口,实现异地车辆委托年检、居民临时身份证办理等业务向镇(街道)转移。二是协同共治活力彰显。制订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各项政策,出台社会建设行动计划和全区拓宽群团组织社会职能实施方案。社会组织蓬勃发展,3A等级以上单位增至30家。建立社会工作体系,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全区共有社工机构5家、专业社工60多名。三是农村发展根基扎实。实行政务村(居)务分离,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覆盖全区。大良红岗社区股权信息化管理、勒流家庭服务中心、乐从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均安农村固化宅基地等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二、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是顺德加快转型发展关键的一年,是顺德实施城市升级的开局之年。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战略目标,牢牢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政府治理转型。
(一)启动城市升级,打造宜居城乡
一是改革规划管理体系。建立与三大功能片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分别设立三大片区规划管理机构,集中行使片区内规划审批管理权限。二是推动功能片区建设。实施东部片区引擎带动、北部片区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