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化解严重洪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年生产总值达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高出预期目标3.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63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增长36.5%,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服务业平稳增长。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267.9亿元,增长10.1%,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4.6%。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15.72亿元,增长23.8%,高出预期目标14.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801.88亿元,增长21.5%。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制定我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有关部署的通知》,加强重要物资供应保障、价格监督检查和宣传引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5.9%和4.8%,是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全力以赴做好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复产工作。省级财政安排约15亿元支持“9·21”特大洪涝灾害受灾地区灾毁基本农田垦复、水毁工程修复、受灾农房重建,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按1万元/户的标准对全倒户进行补助,确保春节前让所有全倒户搬进新居。农业生产稳定增长。认真落实种粮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等农业生产各项补贴;加强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项目”,以及中低产田改造、耕地地力培育等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粮食播种面积3798万亩,粮食产量1316.5万吨,连续7年获得丰收;肉类总产量增长3.3%;水产品产量增长3.9%。城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全年争取中央投资13.64亿元、安排省级水利基建投资36.65亿元用于水利项目建设。全省293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3.85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4%。韩江沿岸重点堤围加固达标工程加快建设,韶关湾头水利枢纽等项目竣工投产,正逐步发挥工程效益。
三、内需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市场消费保持活跃。深入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等政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4.66亿元,增长17.3%,高出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汽车、家电、五金、家具等零售额分别增长36.3%、31.8%、35.4%和30.3%;工业品内销产值58177.21亿元,占工业销售值比重达68.5%。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13.19亿元,增长20.7%,高出预期目标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5204.29亿元,增长17.2%;服务业投资10696.44亿元,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3659.69亿元,增长23.6%。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狠抓“新十项工程”建设,全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8%。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中海壳牌乙烯扩能等37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增铁路122公里、城际轨道交通约15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75公里、高速公路约800公里、骨干电源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乙烯产能15万吨/年、汽车产能10万辆/年。广州国际医药港、珠三角外环高速肇庆至花都段等3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深圳华星光电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设施建设已封顶。广州LGD8.5代液晶面板、珠海LNG项目、潮州三百门电厂3、4号机组扩建工程等21个重大项目获国家批准建设,总投资约996亿元。汕尾陆丰核电、粤东液化天然气(LNG)等26个重大项目获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估算总投资约3020亿元。西部沿海铁路立项及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获得批准。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国家下达我省中央预算内建设投资59.08亿元,用于农业农村、社会事业、资源环保、经贸流通、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建设。成立了省扩需促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绿道建设,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全线贯通。预计城镇化率达64%。
四、外贸进出口快速恢复,对外合作取得新成效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进出口总额7846.6亿美元,增长28.4%。其中出口额4532亿美元,增长26.3%;进口额3314.6亿美元,增长31.5%。与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2008年相比,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4.8%、12.2%和18.7%。一般贸易、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5.9%和26.2%,成为带动出口快速回升和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增长。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46.01亿美元,增长40.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2.61亿美元,增长3.7%。境外投资合作顺利推进。赴俄罗斯、埃及、印度、以色列等国家开展以“走出去”为主题的经贸活动,签订经贸投资合作项目总金额108.9亿美元。全省境外投资经核准新增协议投资额22.78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98.67亿美元,均高于上年水平。粤港澳台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展顺利。深入实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编制《粤港澳基础设施合作专项规划》,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珠海竹银供澳门水源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台湾·广东周”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粤台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加强与泛珠省区在交通、经贸、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出省通道等项目建设。
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初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开局良好。制定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完成现代产业500强项目遴选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现代产业500强项目总体开工率为75%,完成投资约1500亿元。现代服务业和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