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 第六章 粤港澳合作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3 09:50:00
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粤港澳三地紧密携手,充分利用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契机,取得显著合作成效,开创了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新局面。

  一、2010年粤港澳合作工作情况

  (一)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合作要求,制订并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启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工作201047,在习近平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见证下,广东和香港在北京隆重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是我国内地省份与香港间签署的一个综合性合作协议,是一份很有操作性的粤港合作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粤港两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落实《规划纲要》和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携手推进紧密合作的重大举措。随后,粤港双方把框架协议作为新时期粤港合作的主要抓手,按照《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逐项推进落实。

  201034,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在北京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举行工作会晤,达成了共同落实《规划纲要》、制订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共识。粤澳双方于20105月启动研究制订《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形成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并获国务院批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横琴岛开发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举措。

  (二)粤港澳共同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共建“优质生活圈”两个专项规划

  粤港澳三地协商,共同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共建“优质生活圈”两个专项规划,突破了过去各自规划的状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陆路通道;完善大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功能,提升机场合作水平;落实送电、供水、供气协议,共同推进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实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对接。“优质生活圈”规划着力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产业、能源低碳发展,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和区域空间组织,推动绿色交通,优化运输管理系统,促进区域社会服务衔接,促进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合作。

  (三)提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纳入粤港澳合作内容的主要思路

  开展《粤港合作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接》研究,在梳理汇总各方意见基础上,研究形成有关意见建议,向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提出将粤港澳合作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诉求,并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详尽内容:希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章节对粤港澳共建世界级新经济区域有更清晰的描述;也请中央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时,充分考虑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关内容,并纳入粤港澳合作的内容。有关建议已被采纳。

  (四)召开全省港澳工作会议全力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

  2010520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港澳工作会议,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认为,近年来粤港澳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成果、新变化,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会议要求继续在关键领域探索,争取在一两年内落实一批重要项目。

  (五)贯彻《规划纲要》先行先试精神,深化实施CEPA及服务业对港澳开放政策措施20105月,《CEPA补充协议七》签署,至此对港服务业先行先试的措施达41项,对澳服务业先行先试的措施达33项,涵盖金融、教育、医疗、交通服务、社会福利、电子商务等十几个领域。2010年,港澳投资我省服务业项目分别为223791个,合同金额分别为90.81.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的78.2%和1.6%;实际投资55.71.6亿美元,增长6.5%和48.3%,分别占全省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的69.9%和2%,服务业先行先试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在交通服务领域,我省已审批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广东投资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从事道路货运业务项目共662个,投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73亿元,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143.8亿元。旅游服务领域,深圳户籍居民已办理一年多次往返香港个人游签注73万多人次,常住深圳非广东籍居民赴港个人游6000多人次,组织赴香港迪斯尼定点旅游约10000人次。电信服务领域,工信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与香港电讯管理局签署了《关于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销售香港电话卡的备忘录》,并发布了《关于落实〈CEPA补充协议六〉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试点销售香港电话卡有关事项的通告》。

  (六)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一是加快重点合作区建设。20108月,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正在推进。粤澳双方紧密携手,加快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建设工作。

  二是跨界基础设施和重点合作区域建设进展顺利。港珠澳大桥于20091215开工建设,深港双方已就莲塘/香园围口岸的通关规模、合作模式等方面达成共识,20109月文锦渡口岸联检大楼改扩建工程开始施工,深港双方签署《关于推进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合作安排》,广深港高速铁路建设、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有关工作进展良好,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与澳门轻轨建设的衔接研究启动。

  三是粤港金融合作成为广东金融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4个市成功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发生跨境人民币贸易交易的境外企业80%以上来自香港。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106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按照《CEPA补充协议六》,国家允许港澳资银行在粤设立异地同城支行、允许港澳证券公司在粤设立合资证券咨询公司,目前已有汇丰、恒生、东亚和永亨4家银行先后申请在佛山、中山、惠州和江门等地设立12家异地支行,其中10家已获批开业,2家已获准筹建。截至2010年底,共有122家广东企业在香港上市,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总融资额超过2600亿港元,在香港上市企业居全国首位。

  四是教育、医疗等合作取得新成果。201011月,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正式挂牌,是国内首个与国际全方位接轨的专业化、高端综合性工业设计培训产业基地,首期招生210人。目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均表达了来粤寻求合作办学的意愿。深圳市和东莞市成立了工作小组,分别推进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的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加紧推进香港高校来粤办学。国家同意我省试点允许港澳医师多点执业。由香港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在深圳建立香港大学深圳教学医院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截至2010年底,已有7家港澳服务提供者在我省设立诊所和门诊部并已领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此外,对港澳供水、供电、供气安全稳定,环保、卫生、食品安全、警务、科技、体育、文化、应急等各项合作继续推进,取得许多新进展。

  (七)创新粤港澳合作方式,探索形成决策、执行、咨询、监督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建立民间合作平台

  一是强化决策层,建立粤港、粤澳高层会晤机制。2008年以来,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举行工作会晤,有力推进三地共同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二是强化执行层,完善粤港、粤澳合作联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