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知识产权发展情况
2010年,广东省专利及知识产权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提升广东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广东转型升级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量152907件,增长21.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866件,增长26.7%。专利授权量119346件,增长42.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691件,增长20.6%,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专利合作协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676件,增长51.1%,占全国PCT国家专利申请总量的51.7%,连续第九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全省累计专利申请总量、授权总量及有效专利总量、有效发明专利量和有效实用新型专利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在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全省获得7项中国专利金奖和34项优秀奖,再次位居全国第一,并创历史新高。
(二)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工作深入推进
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贯彻实施。全省18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实施方案,全省已形成了以战略统领发展、以战略促进发展、以战略保障发展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继续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态势分析,启动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制度及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工作。继续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2010年,新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家,省知识产权试点事业单位20家,示范事业单位10家。继续推进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推动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有效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全省已有12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署了专利质押融资意向,银行专利质押贷款授信670多万元。
(四)专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0年,全省各级知识产权局共立案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件145件,结案107件;立案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7件,结案29件;出动执法人员935人次,检查商业场所272次,检查商品9066件。大力推进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后在第107届和10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上开展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查处和法律咨询工作。新认定19家行业协会、会展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以及优势、示范单位。探索建立涉外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成立4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了“12330”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益服务热线,开展相关维权援助服务工作。
(五)专利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组织开展“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举行“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启动仪式。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督管理。依法做好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核、分支机构的审批工作。指导广东专利代理协会开展各类培训及对外交流活动14期(次),培训1236人次。组织开展“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广州考点报名考试工作。继续推进“产业发展专利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家具行业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服务平台”3个重点平台建设。全力推广电子申请系统的使用,在全国率先运用电子审批系统受理子系统。
(六)专利宣传培训进一步加强
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和第五批“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推荐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广东)基地正式落户华南理工大学。大力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派出38名优秀人才赴美国和英国参与培训班的组织工作,组织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27期2874名,支持相关单位培训4000 人次,全省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各类培训班近百期,培训5万余人次。
(七)知识产权区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
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不断拓展知识产权事业国际发展空间。积极开展粤港知识产权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完成与新疆哈密地区的合作任务,启动与新疆喀什地区对口支援合作活动。积极开展粤台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全省中心工作,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和高层次战略合作不断深化。
二是以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为平台,全面强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
三是加强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建设。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五是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有效运用。
六是围绕落实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七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八是推进知识产权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
九是加强市县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落夯实知识产权发展的基础。
十是围绕提高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和谐机关建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