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

第四部分 社会发展 第五章 住房城乡建设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3 15: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情况

  (一)珠三角绿道网建设“一年基本建成”

  2010年,我省大力开展绿道建设。建立了规划先行、技术指导、检查督促、跨界协调、通报交流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了绿道网建设的有序推进。至2010年年底,以2372公里省立绿道全线贯通和18个城际交界面实现互联互通为主要标志,珠三角绿道网建设胜利完成“一年基本建成”的任务目标。同时,省立绿道沿线新增绿化1572公里;全线启用了统一、简洁鲜明的标志系统;建成了171个驿站和休息点,并初步配建了停车场、自行车租赁、餐饮、卫生、安保等服务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和青年记者绿道行活动,营造了全社会支持绿道、建设绿道、使用绿道、享受绿道的良好氛围,社会各界反响热烈。20101115,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珠三角省立绿道1号线珠海段时,称赞建设珠三角绿道网“这件事情办得好”。

  (二)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

  组织编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联合港澳编制了《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等区域规划。全面启动了100个城中村改造。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我省城镇化率达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开展了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及省级宜居村镇、宜居社区和宜居环境范例评选。选定了10个镇、21个村分别作为省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全省10个市共公布了54个市级宜居城镇、376个宜居村庄试点。珠三角绿道、城中村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垃圾处理设施等省重点工程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31.2亿元、228.5亿元、89.6亿元、23.5亿元。广州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中国丹霞”于20108月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全省城市人均公园绿化面积12.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建成区绿地率37%,分别比2005年增加1.5平方米,提高7.57.1个百分点。组织编制《广东省“万村百镇”整治技术指引》,积极推广《岭南新民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集》。全省建制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82%,中心镇实现总体规划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率超过40%。组织供水行业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确保了城市供水安全。组织编制了《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确定了6个县(市)作为县域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试点。累计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42座,处理量达4.2万吨/日。市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0个百分点。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05座,配套主管网5300多公里,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占全国的1/8,是2005年的2.7倍。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0个百分点。

  (三)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取得新发展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各类住房12.5万套,竣工各类住房6.1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27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54万套、公共租赁住房964套、限价商品房438套、垦区棚户区改造3.2万套),增长165%,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目标责任的202%,是历年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最多、种类最齐全和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最多的一年。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系列文件,实现了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指导各地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共检查房地产开发项目11255个,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1384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群众购房安全。2010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659.7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989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322万平方米、房地产税收收入716.2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2608.7亿元、商品住房均价7006/平方米,分别增长23.6%、58.0%4.1%27.8%、5.6%、10.1%。建立了住房公积金业务考核制度和省级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我省住房公积金的管理。2010年年底,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2840.9亿元,新增缴存额为609.9亿元,分别增长27.3%27%;提取总额1553.5亿元,占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的54.7%。全年增值收益为18.98亿元,划转廉租房补充资金13.0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保障住房的建设。

  (四)建筑业发展和建筑节能有了新突破

  积极推进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和制度建设,规范了小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大力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及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资质许可后动态监管机制。完成了亚运场馆及广东城际轨道等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抗震设防工作。建筑业地区生产总值1543亿元,增长11.3%。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8项,“国家建设工程项目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59项,“省建设工程金匠奖”40 项,“省优良样板工程”93项,“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134项;国家级工法18项;省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99项。强化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省建筑施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为省政府下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61.6%。编制了《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了6项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启动了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志工作。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施工阶段达96%,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多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新墙材应用量130多亿标准砖,应用比例达93.9%。通过省级建设科技成果鉴定216项。其中,68项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9项获华夏科技奖,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二、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展望

  (一)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

  汪洋书记于2011131日下午视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时强调:“今后五年,要把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作为广东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工作重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组织深入研究既文明、宜居又能承载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改造模式。省委、省政府将召开全省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