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

第五部分 体制改革 第三章 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3 15:51:00
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我省不断加强国资监管,深化国企改革,省属企业总体运行继续呈现平稳向上的良好态势,企业规模、效益等主要指标均比上年有新的增长。根据财务快报,截至201012月,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9229.27亿元,增长15.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772.24亿元,增长13.7%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802.90亿元,增长17.7%;实现利润总额682.39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4.98亿元,分别增长19.4%21.8%

  一、2010年工作情况

  2010年年初,省国资委确定了2010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十项重点工作(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资本运营、董事会建设、业绩考核、省属企业监管和预警预测、重大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信访维稳、党的建设),并细分为若干专项,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以及进度,逐项逐条落实。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省属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省属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战略重点、主要措施和组织领导。主要情况如下:

  (一)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大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力度,2010年省属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70亿元,增长53.6%。其中,广业公司、粤电集团和交通集团分别完成投资46.01亿元、150.56亿元和138亿元,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资本运营。制订了《关于推进广东省省属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企业资本运作工作的指导,分类推进省属企业资本运营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有计划地推进企业整体上市,除粤电集团正在加紧实施整体上市外,广新外贸集团、广业公司、中旅集团等省属企业也在加快主业资产、核心资产上市。机场集团“中科白云股权投资基金”首期成功募集资金11亿元,恒健公司参与6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全年实现浮盈约7亿元。目前,省属企业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0家,资本证券化率已超过20%

  三是推进自主创新。召开了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专门会议,总结了近五年来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与省财政厅沟通达成共识,每年从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递增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重点项目,2010年安排1.5亿元资金。与省经信委、科技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共同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的合作意见》,合力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

  四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三旧”改造。制订了《关于省属企业“三旧”改造工作的有关意见》,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开展了省属企业“三旧”改造工作有关情况的专题调查,摸清了省属企业“三旧”改造用地情况。省属企业以“三旧”改造为契机,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用活有关政策,着眼企业长远发展,加快对符合“三旧改造”资产的盘活步伐,提升资产价值,增加经济效益。省属企业2010年向各属地“三旧”改造主管部门申报的改造地块共265个,总面积约4363万平方米。

  (二)改进国资监管,不断提升国资监管效果

  一是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监督逐步强化。监事会监督方面,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6名监事会主席,围绕监事会工作五项任务要求,转变监督方式,成效明显。审计监督方面,制定了《广东省省属企业审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专项审计,强化出资人审计监督。

  二是考核分配不断完善。通过调整考核系数等有效手段,加大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考核力度,凡属符合主业发展方向、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创新项目,允许企业实行单列考核,对企业在年度成本费用中列支的重大科技创新研发费用视同利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工资总额管理方面,引导企业在内部分配机制上向科技型企业、关键岗位的紧缺性科技人才倾斜。对企业引进的急需的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人才,可在工资总额计划中单列申报。

  三是董事会建设取得突破。第一,向省委报送的关于规范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和分管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为推进董事会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协调并明确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除涉及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须由组织部与国资委共同发文外,其他均由省国资委负责。第三,借鉴国务院国资委、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规范董事会建设的总体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

  四是市县国资监管指导工作取得进展。建立了市、县(区)联系和协调的工作体系,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开展了调研,基本掌握了市县国资监管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及监管范围等情况。同时,总结推广了佛山市顺德区国(公)有资产监管经验。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一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重点,推进企业党的建设。省国资委指导省属企业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围绕“促转变上水平”核心目标,开展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了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升素质、强化约束、改进作风”为主要内容,加强省属企业班子自身建设。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开展了“六个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以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为目标,推进信访维稳和扶贫工作。维稳工作方面,制订了《省属企业信访维稳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广东省省属企业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信访维稳工作的有序开展。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尤其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检查,督促省属企业加大信访维稳工作的调处力度和解决信访维稳问题的资金投入,成效明显。扶贫工作方面,认真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2010年以来,省国资委系统定点扶贫了33个村(贫困户3395户、15662人),派出驻村干部43人,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进行了危房改建、修路建桥、修复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种养提供经费、技术、种苗等支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三是以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了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和全委机关干部动员大会,传达学习省委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电视电话会议和汪洋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创新学习形式、分层次组织学习,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和委机关全体干部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深入查找问题,严格监督落实。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建立完善了委内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制度。党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述职述廉、征求意见、党内组织生活等,相关内容均通过党务、委务公开。针对梳理和查找出的问题,逐项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形成了规范性文件。

  2010年以来,省属企业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面临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二是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资金较大;三是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省属企业自身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少,低能耗产业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少,多数企业未能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企业发展不平稳、不持续,经济增长的走向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密切趋同;四是企业发展差异性大,利润总额主要来自少数盈利企业,多数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差;五是个别企业经营和盈利模式落后,生存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们将坚持以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继续推进2010年年初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十项重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突出监督指导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以规范董事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核心就是通过引入外部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