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十八章 清 远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4 09:28: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实现提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1)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实现生产总值1112.5亿元,增长20.8%,增幅居全省地级以上市首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9万元,增长18.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发展为10.8 : 60.6 : 28.6。(2)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82.2亿元,增长5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1.2亿元,增长34.6%。工业产品销售产值达到2950.7亿元,增长52.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3)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8.2亿元,增长10.3%。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1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8.4亿元,分别增长15.3%和44.4%。金融、物流、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4)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增长7.2%。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100家。粮食产量79万吨,增长1.3%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1)投资规模稳步扩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6.9亿元,增长18.5%。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完成投资675.5亿元,增长17.5%。民间投资621.3亿元,增长22.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5.2亿元,增长39.1%。(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突出抓好88个重点项目和“十个一批”工程项目建设,广乐高速公路、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清远水利枢纽、500千伏库湾(清城)电网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清连高速连南段、蒙牛华南液态奶、清新海螺水泥、佛冈王老吉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二广高速、东风小康汽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3)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全年共引进项目551个,总投资1139.7亿元,增长25.9%;利用外资合同金额5.64亿美元,增长53.1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亿美元,下降41.7%。争取国家、省各类项目资金5.6亿元。

  (三)财金商贸运行平稳,支撑保障不断强化

  1)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170.7亿元,增长47.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亿元,增长45.5%,增幅居全省地级以上市首位。(2)金融运行良好。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86.5亿元,比年初增长20.0%。居民储蓄590.3亿元,增长18.9%。贷款余额达510.3亿元,增长21.3%。(3)消费持续畅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0.5亿元,增长22.4%。其中:城镇市场增长22.9%,农村市场增长21.0%。(4)对外贸易形势向好。实现进出口总额37.7亿美元,增长40.3%。其中,进口18.4亿美元,增长44.4%;出口19.3亿美元,增长36.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扩大,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四)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发展变化日益明显

  1)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加大“三旧”改造工作力度,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2)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佛冈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五城同创”活动等整治工程深入开展。清城区、英德市成功创建成为省林业生态县。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办法。(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八十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佛冈县共建新农村先行试验区建设。落实“双到”资金5.8亿元。全市1366宗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改造和新建新农村住房2201户。(4)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年淘汰水泥企业6家,钢铁企业2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年开发补充耕地10万亩。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单位行政审批事项由230项减至156项,建立“一网式”、并联式审批系统和全流程网上处理平台。(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大部门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确定下放及委托管理行政管理事项43项,取消涉及行政审批行为收费事项4项。各县(市、区)取消事项117项。(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推进。

  (六)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1)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86元,分别增长10.2%1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61万人,城镇失业率为3.13% 。(2)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社会保险各险种参保人数超额完成省下达扩面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医疗补贴提高33.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3)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义务教育规范化率达4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0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成功引进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4)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0‰以内。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摄影、英石、瑶族文化、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体育竞技活动日趋活跃。落实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物价市场的监控,适时发放价格补贴。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左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