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揭阳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08.99亿元,增长19.6%。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4.07亿元,增长43.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92个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262.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6.5%。揭阳潮汕机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厦深铁路揭阳段建设进展顺利,汕头至揭阳高速公路揭阳段建成通车,国道206线、省道335线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和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奠基。
(二)工业发展层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重型化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增速快3.7个百分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4.6%。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26.8%。园区规划建设加快,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揭东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示范基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专利授权申请量1035件,授权量765件,新增中国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家。
(三)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商贸流通持续畅旺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外贸出口总额30.8亿美元,增长22%。境外投资实现零的突破,3家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或设立营销机构。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1.49亿美元,增长3.8%。口岸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揭阳港神泉港区获批成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62亿元,增长31.2%。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3.1%。区域经贸合作继续深化,积极组团参加“台湾·广东周”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成功举办广东揭阳(武汉)展销会、广东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暨揭阳市第二届特色文化节等节会。10个国际商贸城建设加快,普宁国际服装城、阳美玉都广场、宝德数码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宝钢、中钢、五矿等大型央企设立地区总部。
(四)财税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稳健
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5亿元,增长3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6亿元,增长23.2%。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至12月底,全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7.03亿元,比年初增长1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4.16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各项贷款余额407.06亿元,比年初增长21.5%。
(五)特色城市建设加快,城乡面貌大幅改观
围绕“岭南水城”定位,加快各专项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同意实施,《揭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市政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全市共投入城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资金29.66亿元,建设市政项目189个,揭阳楼及其广场、念慈体育馆等建成交付使用,新老30亿工程、市文化中心等市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创建省卫生城市通过考核验收。“三旧”改造扎实推进,全市共完成改造项目235个,面积达1万亩。深入开展榕江、练江、龙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推进,建成4座县城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18.8和10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3.86万吨和3.04万吨。
(六)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软环境逐步优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建设,率先在全省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三险合一”,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9项,减幅达39.2%。大力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委托下放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19项。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揭阳榕城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组建揭西县农村商业银行方案获省批准。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广电网络重组、新华书店改制等工作。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完善
教育事业发展加快,筹措教育资金7.42亿元,新(扩)建校舍 12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98%。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投入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亿元,24件新创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潮剧《还官记》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3.57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35.37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0.69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2.12万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有效推进,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1.8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2%。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7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元,增长12.8%。“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大力推进,实施帮扶项目1165个, 39847户、227415人实现脱贫目标。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6.13‰,普宁市和惠来县实现转化升类目标。全力推进治安问题“十大整治”,社会和谐稳定。支援汶川卧龙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推进一批大项目上马,全力争取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尽早获得核准开工;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争取惠来沿海公路、揭阳引韩供水工程等一批大项目早日开工。做好项目建设协调工作,大力推进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揭阳段等一批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加快推进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揭阳段、榕江大围达标加固工程、惠来西水东调引水工程等一批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重点推进已签约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