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 第四章 国土资源

信息来源: 时间:2011-09-20 16:47: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

2009年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启动之年,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落实《规划纲要》为契机,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2008年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全国排名第一的基础上,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新增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62.1亩,比上年下降11%

一是大力推进开发补充耕地工作。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召开了开发补充耕地现场会,进一步推广典型,落实任务。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53.7万亩,是往年平均水平的5倍,大大拓展了建设占补平衡的空间。二是全面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完成全省“三旧”用地的摸查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试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召开了全省“三旧”改造工作会议和现场会,大力推广先行试点城市经验,全面推动“三旧”改造工作的开展。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机制。与公检法部门联合建立了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协作配合机制和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移送机制。基本完成全省1300多个国土资源所收编工作,设立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举报专线,实行基层动态巡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开展青年志愿者保护国土资源活动,做到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通过动态巡查等方式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5194宗,涉及土地面积3.6万亩,分别下降42%65%

(二)认真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方针,全力保障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认真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全部地级市和104个县的规划大纲获得批复同意,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要。二是深化建设用地报批制度改革。积极研究制订保障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简化用地报批材料,实行并联式审批,成立用地报批联合审核办公室,缩短审批时间。2009年全省共办理并上报用地839宗,用地面积30.8万亩,分别增长了80%143%;已上报的国家和省重点项目74项,涉及投资超过了4400亿元。三是认真做好调结构的用地服务。贯彻落实“双转移”战略,对节约集约用地成效好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园区内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省立项的项目,继续在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及时出台支持政策,从保障用地、盘活存量用地、界定供地方式等六个方面,有效促进了现代产业发展。

(三)扎实推进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国土资源服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是扎实推进土地调查和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二调”工作按计划全部完成。基本完成了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农场、华侨农场、农垦农场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率分别达到83%77%。二是切实加强矿政管理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扎实推进;开展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探矿权退出机制;积极推动出台《广东省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为全省529个扩大内需项目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名列全国第一;积极推进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扎实开展了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搬迁避让与勘查治理工作。2009年全省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起,避免人员伤亡2283人,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48.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20.4%。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率先在全国编制完成了《广东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保护规划》并被作为全国范本。三是积极推进测绘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完成了粤澳控制网联测工作,组织完成珠江三角洲等地区3.5万平方公里航摄任务,完成湛江、肇庆、潮汕等地区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5656幅,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的服务保障效用。推进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珠三角9市和茂名市地理信息保密处理工作,大力推进惠州、佛山等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升测绘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年提供各种比例尺图件数据共12243幅,价值6.4亿元,整顿210个有问题的地图网站和46家测绘单位。初步实现了省市国土资源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初步建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等一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发了省级土地利用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四是加大依法行政与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达69%。完善了预公开制度,设立了网络发言人,推动了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省国土资源厅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五是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共接访群众1747批次2227人次,探访群众375批次1135人次,梳理和解决问题509个。省国土资源厅全年受理信访2575件,同比下降27%

二、2010年工作展望

(一)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继续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完成“三旧”用地专项数据库建设以及列表造册上图标注工作,加快制定“三旧”改造规划。举办全省“三旧”改造项目推介会,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落实。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院,尽快出台针对改造的重要环节的相关监督制度。二是继续推进开发补充耕地工作。推动耕地开垦费标准调整,研究探索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省级耕地指标的统一收购储备,充分调动各地耕地开发补充和保护的积极性。力争完成新开发补充耕地30万亩。三是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出台《关于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实施意见》,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制度,落实动态跟踪监管,制订推进闲置土地处置的措施办法,着力解决“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现象。四是加大力度推进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深化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建设用地的取得和保有成本。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对各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健全产业转移园区的节约集约用地评估机制。积极研究制定地上地下空间权管理办法。

(二)强化土地管理,服务发展大局

一是加快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扩大内需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用地需求。全面完成并开始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建立健全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精细化。抓紧做好广东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落实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引导建设用地供应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城乡布局倾斜。要积极探索与生态发展区相配套的土地政策。成立专责小组,尽快出台支持现代产业“500强”和促进自主创新产业化的供地政策。注重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等用地的供应,特别是在“三旧”改造中要安排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用地,切实保障民生。通过土地供应的总量、布局、结构和时序,促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扩大内需。三是继续加快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继续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用地报批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做好我省重点项目用地月度报告和月度通报以及全省建设用地报批月度通报工作;开通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绿色通道,建立省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加强与用地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加快项目用地报批进度。协同各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落实扩大内需项目报批时的各项承诺。四是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管理。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开发整理为平台,实施“万村整治”示范工程,启动360个村的综合整治工作。修订《广东省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