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粤港澳合作情况
2009年,在中央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粤港澳三地政府以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契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务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携手港澳共同推进实施《规划纲要》进展顺利
2008年底,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规划纲要》,明确“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把粤港澳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粤港澳三地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加强与香港、澳门各界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规划纲要》实施,共同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2009年,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先后5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3次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举行工作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粤港澳三方在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机制下成立了“推进实施《规划纲要》联络协调小组”。2009年2月和6月,粤港澳三方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联合举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粤港澳共同推进实施《规划纲要》联络协调会议”,建立了三方一体的合作新格局。
粤港双方共同开展了研究制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工作,粤港澳共同开展了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建优质生活圈”两个专项合作规划工作,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环保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合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4月至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率香港工商界代表团到我省珠三角九市考察,共同推动香港与九市落实《规划纲要》,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产生积极影响。《规划纲要》发布后,我省积极加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沟通,在港澳地区大力宣传推广《规划纲要》,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经贸合作势头良好
粤港澳三地政府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贸合作逆势上涨,势头良好。2009年,粤港澳进出口贸易(含转口)总额3600.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8.9%;全省实际利用港澳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六成以上,其中来自港澳的直接投资项目3230宗,合同金额126.9亿美元。全省企业到港澳投资项目200多个,协议投资10.7亿美元。粤港联合到澳大利亚举行经贸交流会,签约金额32亿美元,粤港经贸交流会签约金额近80亿美元。
(三)服务业合作取得新突破
2009年5月9日、11日,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CEPA补充协议六,又有9项政策措施在广东“先行先试”。广东积极落实好34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年港澳投资服务业项目1736个,合同金额58.594亿美元,港澳实际投资金额约占全省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的七成,其中香港投资服务业金额更是占全省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的八成以上。全年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零关税”产品货值4.24亿美元,优惠税款2.8亿美元。4月1日启动了深圳户籍居民办理一年多次往返香港个人游签注试点工作,12月15日启动了常住深圳的非广东户籍人员办理赴港个人游签注试点工作,至2009年底,深圳市已办理一年多次赴港个人游签注545369证次。
(四)大力支持在粤的港澳资企业转型升级共渡难关
为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从中央到广东省,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和措施,努力协助中小企业应对困难。在深入调查在粤的港澳资企业经营困难基础上,1月出台了《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推出9个方面30项措施。通过实施安排10亿元设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落实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简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和搬迁手续,推动开拓内销市场等举措,有力地帮助了在粤的港澳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五)成功筹办召开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
8月19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在香港成功举行。黄华华省长和曾荫权行政长官分别率代表团参加并共同主持会议。会议紧紧围绕实施《规划纲要》主题,认真总结过去一年来粤港合作的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合作重点,扎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会议确定下一阶段重点推进实施《规划纲要》、金融、服务业、在粤港资企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和环保、教育培训等六方面合作。7月9日,2009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澳门成功举行。黄华华省长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分别率代表团参加并共同主持会议,会议确定了推进实施《规划纲要》、横琴开发和澳门大学迁址、教育和中医药产业等六方面的合作重点。
(六)加快推进合作重点区域和项目的开发建设
港珠澳大桥前期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于12月15日开工建设。莲塘/香园围口岸前期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深港西部快速轨道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开展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与澳门轻轨建设衔接问题研究,横琴口岸客货车通道重建工程于2009年底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深港河套地区和深圳前后海地区开发,进展顺利。横琴岛开发建设工作和澳门大学新校区迁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七)粤港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
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4市成功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发生跨境人民币贸易交易的境外企业80%以上来自香港。积极贯彻CEPA补充协议六关于粤港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截至年底,港资银行已在广东设立了4家银行法人、24家分行和64家支行,营业机构合计达92家,占全省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比例从2003年末的48%上升至59%,广东港资银行总资产达1220.6亿元,全年创造利润达9.2亿元。广东超过80家企业成功赴港上市,总融资额超过1900亿港元,已有8家具备港资背景的保险公司进驻广东。成功举办首届“粤港金融合作研讨会”和“2009粤港金融合作恳谈会暨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推介会”。
(八)科技、教育、信息化等合作取得新成果
2009年度粤港科技联合资助计划招标工作有序推进,签署《粤港惠合作推进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备忘录》,香港科技大学分别与广州南沙开发区、华南理工大学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建粤港科技创新平台。签署《粤港共建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合作协议书》,共建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设计综合培训学院和培训产业基地。在港开展了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两地职业资格认证试点合作进一步深化。签署《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的框架性意见》,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技术应用标准化、促进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此外,双方在旅游、环保、知识产权、文化、体育、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新进展。
(九)积极推动粤港澳民间合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