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 第五章 对外经贸和口岸

信息来源: 时间:2011-09-20 16:48: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9年全省外经贸和口岸运行情况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急剧下滑,广东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冲击。2008年底全省进出口开始下滑,20091月份起大幅下降,1月进出口、出口同比分别下降31.1%23.6%,这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没有过的。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一年来,全省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外经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当前,全力保企业、保市场、保增长;着眼长远,主动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推动全省外经贸实现了降幅收窄、份额提升、转型加快、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全年全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6111.2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出口3589.6亿美元,下降11.5%,进口2521.6亿美元,下降9.7%。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5.35亿美元,增长1.9%;经核准新增协议投资额14.9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1.8亿美元,增长10%;经口岸进出口货物3.2亿吨,约占全国的1/3 ,同比增长7.2%;出入境人员2.86亿人次,约占全国的80%,出入境交通工具1776万辆(艘、列、架)次,占全国超过80%,进出口集装箱2283TEU(标准箱)。

总的来看,2009年全省外经贸和口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进出口降幅小于全国,占全国比重提高,政策扶持、工作措施效果明显。2009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降幅分别小于全国降幅3.14.51.5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进口占全国比重同比分别提高1.01.60.5个百分点。

二是实际吸收外资好于全国,占全国比重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全省全年实际吸收外资195.35亿美元,增长1.9%,同期全国下降2.6%,增速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21.7%,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是吸收服务业外资加快,外商投资大项目增多,外资结构优化。全年服务业吸收外资75.79亿美元,增长6.3%,占全省实际吸收外资38.8%。全省新设增资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14宗,投资总额320.41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44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金额的82.4%,比2008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四是一般贸易出口稳步上升,占全省比重提高,贸易结构优化。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1988.2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出口1098.2亿美元,跃居全国首位,同比下降5.7%,降幅小于全国14.4个百分点;出口占全省比重从2008年的28.8%上升到30.6%,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五是新兴市场出口稳步增长,占全国比重提升,市场结构优化。全年对中东出口微降2.3%,对印度、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18.4%8.2%,占全国对三个市场出口比重分别提升2.63.54.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出口从年初20.5%的负增长转为全年8.2%的正增长。

六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传统出口产品占比下降,产品结构优化。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93.7亿美元,略降6.3%,占全省出口比重38.8%,比2008年提升2.1个百分点。而纺织服装出口224.9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从2008年的8.5%,下降至2009年的6.3%,下降了2.2个百分点。

七是东西两翼山区进出口好于全省,粤东地区吸收外资稳步上升,区域结构优化。全年东西两翼山区市出口增长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7个百分点。其中潮州、揭阳、阳江、河源、梅州等5市全年进出口实现正增长。粤东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增长6.6%,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

八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转型与创新提速,对全省经济贡献明显。全省近500家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加工贸易增值率达到68%;预计全年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额达8011.3亿元,增值税纳税额达240亿元;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957.9亿美元,加工贸易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

九是“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成果显著,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迈上新台阶。创新境外投资方式取得突破,境外资源开发、境外营销网络、境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境外投资大幅增长,核准项目数增加60%;对外承包工程稳步推进,营业额实现10%增长;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全年在外劳务人数超过3万。

十是口岸建设全面推进,通关速度加快,各项改革成果明显。“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升级,车辆平均通关时间从25秒缩短至8秒;旅客自助查验系统在全省范围推广应用,通道查验时间仅为人工查验的1/5

二、2010年全省外经贸和口岸工作展望与重点

当前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外经贸回暖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 世界各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增大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经贸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广东外经贸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外经贸转型与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

总的发展思路是: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突出转型和创新,努力扩市场扩份额扩品牌,促调整促创新促转型,着力破解影响我省外经贸和口岸科学发展的难题,加快调整外经贸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和提升广东外经贸核心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主要预期目标是:进出口贸易总额6400亿美元,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出口3800亿美元左右,增长5.3%,进口2600亿美元左右,增长4.6%;实际吸收外资力争有所增长。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八个着力,八个新突破”。

(一)着力保市场促发展,力争在优化进出口结构有新突破

把保市场保份额促发展作为外经贸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是巩固和完善帮促企业抢抓订单工作机制,重点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在巩固和深化传统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充分发挥广东易发网、粤港商贸通和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的作用,组织企业开展网上贸易,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二是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加大对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三是完善《广东省鼓励进口产品和技术目录》,设立进口贴息专项资金,对先进技术、重要设备、重点行业所需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