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全省粮食工作回顾
200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率先进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启动低收入困难群体粮油保障制度建立工作,认真完成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进一步充实地方粮油储备,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切实保持粮食市场稳定
1.认真做好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工作。推进实施《广东省粮油市场监测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全省粮食市场每日监测和每旬一报工作。全省共落实各类粮食信息监测点约800个。认真分析粮食市场形势,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2.加强粮食产销合作。组织省内企业采购东北粳稻米79万吨,占全国采购量的12.6%,居全国首位。各地也积极加强粮食产销合作。东莞市组织粮食企业赴湖南省益阳市参加“2009益阳东莞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利用媒体及时宣传全省粮食工作以及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2009年,全省粮食流通顺畅,库存充裕,约2400万吨的粮食产需缺口得到有效解决;粮食价格指数上涨4.3%,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
(二)不断完善全省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1.率先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法规,是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确保广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率先实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届中考核工作已圆满完成,促进落实了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
3.启动全省低收入困难群体粮油保障制度建立工作。为解除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保障其粮油消费需求,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环境,根据《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的规定,经省政府同意,启动了全省低收入困难群体粮油保障制度建立工作。
(三)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全省完成了企业自查、市县普查、省级复查、国家抽查和整改总结等各阶段的工作,历时近半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9万余人次,检查列入范围的所有300多家企业、近1100个库点的实物、账务、质量和管理等情况。清查结果表明,全省粮食账实差率0.1%,质量合格率94.3%,品质宜存率99.5%,没有重度不宜存,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
(四)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推进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进一步充实地方粮油储备,全省地方储备粮规模增加17%,食用油储备制度建立。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出台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出台实施我省粮食应急保障网点认定管理试行办法,全省已落实各类粮食应急网点约1300个。省以及广州、汕头、云浮市组织开展了粮食应急演练。研究制定《广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5年)》,省储备粮东莞、汕头直属库建设有序推进。各地也加大粮库建设力度,深圳市新建17万吨仓容的储备粮库;佛山市总规模为56万吨仓容的粮库建设项目、江门市16.8万吨仓容的粮库工程有序推进;中山市中心粮库二期主体工程完工;东莞市安排500多万元用于粮库维修改造工作。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提高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结合全省军粮供应管理工作实际,争当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的排头兵。
(五)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省粮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省粮食局为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行政机构,负责全省粮食行政管理工作;各地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步理顺。干部培训有效开展,组织全省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近2300人次参加了相关的业务培训。粮食行业成就展取得可喜成果,在成立/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粮食行业成就展中,广东代表团获得最佳设计装修奖和优秀组织奖,是成绩最好的四个省(市、自治区)之一。国有粮食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全年统算盈利约9000万元。
二、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展望
(一)力争在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方面有新成效
着力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切实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进一步落实粮油市场监测报告制度,完善粮油市场监测网络,推进建立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粮油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究分析省内外粮油市场形势,适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粮食产区多形式、多层次的产销合作关系,解决粮食产需缺口。借助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向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加快推进全省低收入困难群体粮油保障制度建立工作。
(二)力争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设有新成果
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依法做好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促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完成《广东省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编制工作,明确今后较长时期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根据《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组织做好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届满前考核工作,促进落实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认真做好重大问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力争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有新进展
1.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指导和督促各地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探索提高储备粮运作效率和效益。研究地区间粮食应急支援机制和对粮食应急网点的扶持政策。
2.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广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5年)》,推进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二期工程以及汕头直属库工程建设,做好省直属粮库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制定全省粮食质检和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方案,逐步完善安全可靠、运行高效、调控有力的现代化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网络。
3.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粮食库存监管长效机制。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落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合执法。
4.增强军粮供应保障能力。全面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军粮供应管理工作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努力实现争当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排头兵的良好开局。
(四)力争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上新水平
按照“调整结构、培育龙头、发展园区、打造品牌”的思路,促进提高全省粮食产业化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