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林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林业改革顺利开展
科学发展“五个林业”新思路向纵深延伸拓展,并被广泛运用到林业改革的实践中。圆满完成四会、始兴、博罗三个县(市)林改试点工作,摸索出“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促进发展”的林改新路子。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省各地掀起全面推进林改的热潮。
(二)构建生态屏障,国土绿化美化进一步推进
实施《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林分改造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工程、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2009年全省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72万亩,森林面积达1.4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6.7%,活立木蓄积量达4.18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值达2200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8000亿元。认真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组织编制珠三角林业生态建设一体化规划,开展“十二五”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切实加强森林经营,有5个单位被确定为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稳步推进,12个县(市、区)被省政府授予“林业生态市(县)”称号,全省林业生态县总数达63个、林业生态市2个。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制。全省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义务植树3122万人次,植树10298万株。全省共完成2347个林业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快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修复,目前已有402.4万亩受损森林得到修复,森林覆盖率由灾后的64.6%恢复到66.1%。
(三)加强资源管护,平安和谐林区建设进一步强化
完成2008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启动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木材运输流动巡查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扩大内需项目使用林地的服务工作,全年共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950宗,面积13.8万亩。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建设不断深化,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省森林火灾过火面积2631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267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14‰。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实现“双下降”。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全省各地共调处解决3037宗山林纠纷案件,涉及林地面积86.6万亩。大力促进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繁育,继续抓好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管理和疫源疫病监测,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应急预案。开展野生鸟类拍摄全民总动员、爱鸟宣传进社区和粤港澳青年湿地保育等宣教活动。完成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新批准建设雷州九龙山红树林、乳源南水湖两个国家湿地公园和珠海黄杨河省级湿地公园。全面展开自然保护区议案项目验收工作,检查验收了2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1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3处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65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组织开展“保护野生鸟类”和“绿盾三号行动”等专项行动,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5670起,查处5030起。
(四)促进产业发展,林业惠民生进一步深化
成立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召开全省林业产业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支持协助企业申请贴息贷款6.27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贴息资金1903万元,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评定2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大型林业企业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发展基本复苏。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2处国家级和2处省级森林公园。评定50个“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全省森林公园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受益农村人口达200多万人。油茶产业加速发展,我省6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获国家批准,扶持我省建设5个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召开了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编制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全省首个“油茶研发中心”;全年新种油茶30多万亩,总面积达180万亩,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增加农民财富储备,全年新种植珍贵树种25万亩。
(五)强化支撑作用,林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落实中央下达投资资金3.26亿元和省级资金14.28亿元,为林业建设提供保障。全面启动实施13个林业科技创新专项,新批准立项16个。组织实施油茶及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良种繁育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加强三大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平台)建设。博罗、德庆、龙川等3个县列入第一批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省新建国家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加强法制建设,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林业立法规划。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力度,大力推动全系统依法行政。全省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启动8500户危旧房改造工作,惠及11万人的林区饮水安全工程即将动工。全年完成林业公路硬化改造350公里。
二、2010年林业工作重点
(一)全力以赴促改革
1.狠抓明晰产权。尽快制定林改实施方案,依法进行林地林木权属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在自留山、责任山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将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落实到农户。
2.狠抓宣传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改宣传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政策精通、业务熟悉的林改工作队伍。
3.狠抓化解难点。对林改中遇到的山林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和症结所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4.狠抓配套措施。抓紧出台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办法等各项改革的配套文件,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加大对林业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金融支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尽快启动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5.狠抓督促检查。建立林改工作联系督导制度、林改联络员信息员工作制度、林改统计进度报表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二)毫不动摇多栽树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继续开展创建林业生态县活动,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继续抓好林分改造、沿海防护林、红树林、水源涵养林、城市林业和粤北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借鉴增城市绿色通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绿化美化道旁路边。参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努力提高绿道网建设水平。继续实施万村绿大行动,每个县(市、区)再建设20个林业生态文明村,加强督促检查和验收,保质保量完成万村绿大行动的年度任务。积极推进珠三角林业生态一体化,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珠三角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组织开展森林经营试点,启动实施森林抚育示范工程。
(三)加大力度抓保护
强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完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大林地保护管理力度。认真抓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木材运输流动巡查试点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开展森林火灾多发区域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