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

第六部分 地区发展 第一章 广州

信息来源: 时间:2011-09-20 17: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2009年,广州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地区生产总值再跨一个千亿元新台阶,达9112.76亿元,增长11.5%,高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9%8.8%13.6%。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2.58亿元,增长1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以上。全年进出口总值767.37亿美元,下降6.4%,其中出口总值374.05亿美元,下降13%。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9年,广州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9.85亿元,增长22.3%,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增长27.7%40.4%;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9%,共完成投资94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7.76亿元,增长16.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3%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市政府颁布实施《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45.5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1%。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5%。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汽车、电子、石化等三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5243.09亿元,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9%。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30.4%,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长32.1%,全年汽车产量达113万辆,全国轿车生产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103.85亿元,增长17.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937.260.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首次超过60%

(三)亚运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以承办亚运为契机,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亚运城项目建设及周边环境改善工作同步推进,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全部按计划推进施工,其中9个场馆主体结构已完工,亚运城及所有场馆可于20106月前陆续交付使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呈现新格局,白云国际机场中性货运站机坪、货运大楼和东三、西三指廊工程均已竣工,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武广铁路、广州南站已投入运营。广佛线等城际轨道建设顺利推进,广州城市快速公交(BRT)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地铁五号线建成通车。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07%。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121条河涌,建设3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和覆盖全市32个镇(街)24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开局良好,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成立了广州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实施《广州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广州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三重”(重要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开发新区和重大基地、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工作意见》和《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等一批重要政策措施。签署了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广佛同城化52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五)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广州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为广州银行,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组建广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广州私募股权交易所、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等专业化交易平台先后设立。大部制改革顺利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从49个精简为40个,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59项,精简率达66.2%。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就,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省政府审议通过,增城市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县级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54.0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34.1%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利持续提高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45万人,培训省内外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16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9.53万人。全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5%,低于年初3.6%的调控目标。提高近60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人均增加510元。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惠及79万学生。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为17670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09.5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66.69元,增长12.6%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商品出口总值增长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3%左右。为确保实现各项预期目标,将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立足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持续力

大力实施惠民措施,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全面启动亚运、会展和假日消费,落实国家各项鼓励消费的优惠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全面实施广州市重点项目计划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工作协调运行机制,切实抓好201089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中心镇及与大城市衔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城市群发展的社会管理体系。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组织实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大科技专项,落实“自主创新一区一项目”行动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体系。集中力量建设好生物、软件、信息、新材料、网游动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医药出口等7 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积极申报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和海洋产业基地,抓好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