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46.34亿元,增长13.6%,增速在珠三角地区中排名第一,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居第四,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9.7%;第三产业增长12.7%;三大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2.7∶36.7∶40.6优化为19.5∶36.6∶43.9。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92亿元,增长28.4%,增幅居全省第四。
(一)深入贯彻《规划纲要》,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实施《规划纲要》开局良好。出台《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意见》,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召开广佛肇经济圈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广佛肇经济圈建设2009—2010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第一批)》。
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端州、鼎湖、四会、高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13.6%、13%、15.9%和14.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0.3%、22%、27%和31.7%。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广宁、德庆、封开、怀集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12.2%、14%、13.7%和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36%、30.5%、32.8%和26%,封开县财政综合增长率跃升至全省67个县(市)第一位。肇庆高新区成为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中融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产业转移园区。
(二)三大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2.02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47亿元,增长22.7%,增幅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三位;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2%。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272.94亿元,增长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4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110.36万吨,完成省下达的粮食考评任务。全市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9.94万亩。
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销售额大幅提高,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60.66亿元,增长11.7%,商品房销售额93.49亿元,增长112.7%。旅游业持续畅旺,全市旅游收入79.5亿元,增长20.8%。港口物流经济发展加快,肇庆港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1124万吨和34.6万标准箱。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4.14亿元,比年初增长14.8%,金融系统人民币贷款余额554.35亿元,比年初增长49.4%。
(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列入省年度重点项目计划22项,比2008年度增加了11个,为近年最多。全市安排重点项目93项,年度投资计划135.2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3.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2.77亿元,增长28.2%。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列入省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前期预备项目,并于2009年9月动工建设。贵广铁路、南广铁路肇庆段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部分控制性工程已经动工。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向型经济逐步改善
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在2009年进行的2008年度全省产业转移园“双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夺得总分第一名。全市实际吸收外资8.88亿美元,增长3.5%。全市外贸进出口33.7亿美元,下降7.8%,其中出口21.44亿美元(含保税仓加工区出口),下降11.3%,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城乡消费大幅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71亿元,增长1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7.66亿元,增长19.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1.05亿元,增长18.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下降2.2%。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592元,增长11.2%;城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3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6291元,增长7.1%。
(六)全力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全年投入以“五大民生工程”为重点的资金达6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倍多。全市共培训各类人员5.8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9%。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两年实现。全市参合农民达300.14万人,占常住农业人口的100%。全市规范化村卫生站达到199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新增廉租房174套,在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661套、337套,农村泥砖住房市级试点已完成。22个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9.51万人、81.37万人、30.14万人、27.07万人和22.71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8.33亿元。
科技强市战略有新成绩。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3项,新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个,省级农业示范基地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度位居全省第五位,5个项目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体育事业创新辉煌。7名优秀运动员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勇夺9枚金牌。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4‰。生态环保建设有新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8%,超额完成下降3.33%目标任务。
(七)全力深化各项改革,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市政府机构改革,将原来的37个部门合并调整为32个;完成了第三轮第三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高要市白土镇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创造了土地流转的“肇庆模式”;率先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做好农信社深化产权改革工作,加快推行保险业改革发展,引入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肇庆市。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