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市生产总值815.7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87亿元,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72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45亿元,增长28.3%;外贸出口总额25.25亿美元,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69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433元,增长10.3%。
(一)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加快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成功落户并获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广东揭阳储煤配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2.4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6%。揭阳潮汕机场正式开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惠来电厂3#、4#机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华润仙安风电场建成并网发电,关山风电场开工建设,厦深铁路揭阳段大南山隧道提前全线贯通。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4.41亿元,增长26.8%;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个新增100”计划顺利实施,全市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55个,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76个,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2家,净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350家。工业园区开发力度加大,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竞得省第四批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5亿元扶持资金,园区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增中国高新科技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0件、省名牌产品8个。
(三)宜居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完成编制并组织实施,《揭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修编工作加紧推进。创卫工作和“三旧”改造全面铺开。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 19个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快。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能耗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为3万吨和3.87万吨。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大北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活力增强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96.23亿元,增长5.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648公里,全面实现全市行政村通水泥化公路目标。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新成效。投入扶贫资金8000多万元,“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全面启动,归难侨安居工程全面铺开。
(五)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发展环境优化
市本级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清理废止政府规范性文件14件,取消和停止市直行政事业性收费34项。金融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顺利通过省联社验收,增资扩股任务全面达标。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探索建立市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制度。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覆盖市直所有预算单位。完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六)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1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93万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7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3.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市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0%。文化事业顺利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学宫修缮工程等加快建设进度。人口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3‰。全力推进“十大整治”,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被省评为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市。对口援建汶川县卧龙镇顺利推进,援建14个项目全部完成。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2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节能减排实现“十一五”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在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推进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广东揭阳储煤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获得核准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揭阳至惠来、潮州至惠州、汕头至湛江等三条高速公路揭阳段和粤东天然气管道工程、粤东成品油管道工程、粤东往珠三角送电500千伏南通道、惠来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等跨市线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揭阳段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广核揭阳核电项目、华润惠来热电联产、国电普宁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笼子”。抓好项目管理和监督。推进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建设,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地方项目建设。
(二)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加快推进能源、石化和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打造沿海重化产业基地;推进10个国际商贸城建设,加快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现代服务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一批产业项目列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继续推进“三个新增100”计划实施,巩固特色产业群的发展,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换和品牌建设,创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扎实推进“双转移”工作,加快一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三)着力加快特色城市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揭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三旧”改造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50平方公里新城区、新老30亿工程及10亿元BT项目等建设,完善环保、交通、住房、卫生、教育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