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财政工作情况
据快报反映,2007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完成7750.3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4.68%(可比口径为剔除2007年全额纳入基金预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出口退税后的增幅,下同);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4%;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14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69%。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5%;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9%。
(一)注重加强收入监管,我省财政收入创六年来新高
全省各级财税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严格依法理财,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分析,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财政收入增长呈现出增幅高、速度稳、结构优、质量好、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增幅高。2007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全省和省级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4.68%(可比口径)、28.04%、26.35%,增幅均创六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二是速度稳。各月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三是结构优。税收收入增长快于非税收入,2007年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6.72%,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四是质量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特别是主体税种增长良好,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五是协调性好。呈现与经济协调发展、各级次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三个协调”的良好态势。
(二)注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确保财政经济的良性互动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把支持经济发展的重心进一步转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一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安排科技三项费用、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项目、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高科技发展专项等资金,加大对科技和支持企业技术升级的投入。二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全省糖业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省属煤矿和有色企业关闭破产及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继续做好中央、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支持航空事业发展、广佛轨道交通、铁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是积极促进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贯彻落实省财政各项外贸扶持政策,及时拨付出口退税“以奖代补”、科技兴贸、出口奖励等各项资金。
(三)注重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进一步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
省级财政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按照保重点、保地方、压一般的原则,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进一步发挥激励型财政机制的效应,促进了区域间财税收入均衡增长。2007年,全省有50个县(市、区)综合增长率超过18%,占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县(市、区)数的74.63%。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有12个综合增长率超过18%;作为县域财政收入主要部分的共享“四税”呈现梯级递进增长势头,山区县平均增长率(32.92%)超过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28.63%),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平均增长率超过全省(26.85%)。二是加大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镇(乡)运转的财力保障水平和县域财政自给率水平。2007年预计安排各项补助市县支出480亿元(不含税收返还222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调资补助达140.2亿元。三是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及时拨付产业转移工业园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四是落实加快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税措施,省财政安排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
(四)注重推动公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