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8年)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 第二章 物 价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8-06-25 17:01: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7年市场物价基本特点

2007年,受国内外市场相互作用,总量与结构矛盾交织,货币与成本互相推动,市场变动与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我省价格总水平出现较大涨幅。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3%

(一)CPI涨幅明显加大

20075月起,在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大幅拉抬下,我省价格运行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从20078月份开始,CPI连续四个月创出十年来新高,在11月最高达到6%,只是到12月略有回落,降至5.6%。分地区看,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有9个市涨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河源、梅州涨幅最大,达到4.8%;韶关涨幅最小,为2.3%。分类别看,CPI八大类价格呈现“五升一平两降”的走势,其中食品类上涨9.1%,烟酒及用品上涨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99%,居住类上涨3.3%;衣着类价格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3%;交通和通讯持平。食品类与住房价格对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合计拉动CPI上涨3.7%

(二)涨价品种的范围明显扩大

与前两年CPI中粮食涨价一枝独秀相比,2007年涨价的范围开始扩大,品种增多,特别是部分民生价格涨幅较大,猪肉价格平均上涨34.4%、食用植物油涨21.4%、植物油制品涨16.3%、鲜蛋上涨17%;汽油价格上涨2.6%,柴油价格上涨6.5%,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5.1%。从三季度开始,非食品、服务项目价格都出现明显上涨,如第二季度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0.4%,第三、四季度则上涨0.9%2.4%;第二季度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2%,第三、四季度则上涨 1.3%2.9%。涨幅明显扩大。

(三)社会上形成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预期

随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居民的涨价心里预期进一步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007年四季度调查显示,4季度企业家对原材料购进价格判断指数达39.92,比上季度上涨2.23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