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8年)

第三部分 产业经济 第六章 林 业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8-06-25 16:54: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7年林业发展情况

2007年是我省发展现代林业的第一年,全省林业工作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全省林业用地、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林木绿化率保持稳定。

(一)统一思想,林业改革迈出新步伐

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我省精心谋划林业各项改革,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在始兴、博罗、四会三个县(市)先行试点;探索推进国有林场、森工体制改革,部分市、县已进行了相关改革,如东莞市以建设森林公园为载体改革国有林场,新丰、翁源等县自主改革森工体制。

(二)推进林分改造和珍贵树种种植,森林质量和效益有新提高

全面推进林分改造,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全年共投入资金11.9亿元,完成林分改造任务34.26万亩。承办国家林业局举办的“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编制上报工程建设规划和良种选育示范基地项目。各地积极发展珍贵树种,已建设珍贵树种示范基地8万多亩,以珍贵树种为主的硬木阔叶林达926万亩。

(三)突出抓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筑广东绿色生态屏障有新进展

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造林6.98万亩,造林长度73.4公里,到目前为止,已营建沿海防护林带2797公里,绿化率达92.2%,“绿色长城”有效地维护了我省生态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抓好重点流域水源涵养林、绿色通道和农田林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珠江防护林工程2.18万亩、绿色通道工程1.76万亩。有11个县(市、区)通过了省创建林业生态县的验收。增城市、罗定市、梅县、乳源县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

(四)强化资源管理和案件查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有新成效

实行林木采伐许可分类管理,基本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网络化、自动化、规范化。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111106宗共13.1万亩,组织开展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试点和我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继续实施省人大议案,推进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启动珠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圈建设工程。启动德保苏铁回归自然试验,开展鳄蜥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组织“春剑行动”、“绿盾二号行动”等专项行动,破获阳西“5.22”特大非法运输巨蜥案、湛江“6.22”非法运输老虎案、广州“9.19”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案等7宗挂牌督办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受到国家林业局的表彰。

(五)提高林业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森林灾害防范体系建设赋予新内容

完善林业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首次启动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实施大规模跨区联合作战,成功扑灭两宗较大森林火灾。积极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及时清除松材线虫病新疫点和防治松突圆蚧。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12‰和0.59‰。切实加强对候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新建监测站点16个。

(六)完善林业产业管理体制,拓展林业经济功能有新亮点

出台规范性文件,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营造商品林基地130万亩。与省旅游局合作,打造我省休闲度假旅游新王牌,联合举行森林生态旅游推介会暨投资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63亿元。与9个部门联合出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组织参加中国林业博览会,展示广东林业建设新成果,获得好评。

(七)解决涉及林业的民生问题,和谐林区建设有新发展

成立山林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防止山林纠纷上访案件演变为突发性群体事件。全省处理山林纠纷案件1065宗,已办结473宗。处置涉林群体性事件46宗。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