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41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亿元,增长19%。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539.5亿元,增长32.7%,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44.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55亿元,比年初增长8.4%。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5元,增长12.2%,农村人均纯收入11514元,增长8%。物价水平大致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1%。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三大产业比例为0.4∶56.8∶42.8。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40,提高12.9个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0亿元,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增长25%。
(三)科技东莞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扎实推进
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暨国家实验室落户东莞。我市成为首批省部产学研合作示范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松山湖成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和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市拥有9个国家和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8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6家省级和51家市级企业工程研发中心。设立博士创业园,累计建成5家博士后工作站。获批省部产学研结合战略联盟3个、示范基地10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新认定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55家。
(四)外源经济稳步提升,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全市新签外商投资项目708宗,合同利用外资(新口径)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实际利用外资(新口径)21亿美元,增长19.9%。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068.7亿美元,增长26.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93亿元,增长1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5%;缴税总额182.6亿元,增长41.2%,占全市总税收的38.8%。
(五)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单位GDP电耗和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84%和9.45%。污水处理主体工程动工16项,基本建成8项。关闭“四纯两小”企业56家,对186家冒黑烟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全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日平均污染指数为57,比上年下降6个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9.9%,绿化覆盖率43.02%,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