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7年,阳江市实现生产总值395.8亿元,增长14.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农业总产值完成150.8亿元,增长5.5%;工业总产值完成492.6亿元,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7亿元,增长24.6%。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达到近年较高水平。
(一)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电力能源基地建设快速推进。阳江核电实现负挖动工,阳西燃煤电厂和500千伏蝶岭输变电工程正式动工,雅图风电设备生产项目奠基开工。海陵风电场完成立项,将于近期动工建设。二是产业转移基地和临港工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建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4个,签订进园协议项目78个,建成投产项目14个。临港工业继续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三是传统特色产业基地焕发新生机。全市五金刀剪业实现产值126亿元,增长18%。
(二)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8.7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南药种植面积达到18.2万亩,产值5亿元,分别增长28.6%和25.9%。二是海洋渔业稳定发展。全市水产品总量100.1万吨,渔业总产值57.9亿元,分别增长5%和7.5%。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东平国家中心渔港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农村饮水工程32宗、农村贫困户泥砖住房改造3249户,解决了32.8万农村居民饮水难和142户水上渔民上岸安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约1亿元。
(三)投资总量跨上新台阶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134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2.6亿元,增长68.5%,增幅创近10年新高;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2亿元,增长16%;更新改造投资10.1亿元,增长20.8%。全市2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78亿元,其中阳江核电、阳西燃煤电厂完成投资26.5亿元,占了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的2/3。
(四)城乡消费水平得到新提升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5.6亿元,贷款余额135.6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2.2%和27%。全市房地产、汽车、交通、娱乐等消费持续趋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2.1亿元,增长18.8%;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南海(阳江)开渔节、第六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具博览会暨第七届阳江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53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7万元,分别增长13.6%和11.6%。
(五)招商引资和外贸工作获得新成效
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合同77宗,与上年相比增加1宗;合同利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2.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增长23.3%。主动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增加高附加值、技术型产品出口,全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0.6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