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7年)

第七部分 地区发展 第十六章 茂 名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7-05-31 00: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940.18亿元,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72.99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55.81亿元,增长15.0%,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上年的32.9%变为35.0%,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从上年的24.4∶37.9∶37.7变为22.5∶39.7∶37.8,规模以上工业轻重比例20.4∶79.6,重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好。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79亿元,增长4.6%。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县域(含区)完成生产总值711.33亿元,增长13.2%。

市场商品丰富,购销较好,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有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82亿元,增长19.0%。全市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072.22亿元,增长36.7%。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为1655元/平方米,市区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为1854元/平方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1.6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稳定。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72亿元,增长21.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89亿元,增长21.2%。全市税收总收入达135.04亿元,增长21.5%。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78.75亿元,比年初增长11.1%;贷款余额217.97亿元,比年初减少0.8%。

(二)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24亿元,增长20.0%。全市新、改建公路4700公里,通车里程达8847公里;洛湛铁路茂名段工程将进入铺轨阶段;乙烯改扩建工程、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湛江港城输变电茂名段线路工程建成投产;深国投商业中心投入运营;化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迁建(一期)工程建成;热电厂6号机组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在建城区污水处理厂3座,处理污水能力约13万吨/日。

(三)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

全市不断调整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农副产品、精细化工、运动器材等新的出口增长点,扶持皮手套等传统出口行业恢复生产,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外贸出口实现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全市外贸出口总值3.4亿美元,增长42.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66万美元,下降23.8%。

(四)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民营科技、产学研、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稳步增加,实施星火计划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市二十一小、市十五小科学楼已开工建设,电白一中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化州一中高中部建设进展顺利,部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市二技创建国家重点技校扩建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大楼、化州、电白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扩建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8.87万人,占农业人口65.1%。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2006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6.75‰。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月,《茂名历史文化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市新图书馆已建成。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接待游客420.41万人次,增长15.1%,旅游总收入55.23亿元,增长13.9%。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参加第十二届省运会、第十五届亚运会取得较好成绩。

(五)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2元,增长11.1%,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4809元,增长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8.4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以信息、休闲、美容、娱乐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体育、娱乐类商品的消费成为时尚。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在农村初步显现。汽车销售保持旺盛势头。150多万农民群众喜迁新房,占任务数的92.0%。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36.5万、21.5万、21.1万和24.4万人;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6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