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6年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3.2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创1998年以来的新高。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20.3%和13%,三次产业结构为8.5∶58.5∶33。
(一)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9.3亿元,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1.5亿元,增长35.7%。企业效益综合指数133.7%,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数码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电子行业实现增加值214.2亿元,增长14.9%;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增长2.7倍。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生产克服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总体稳定。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年产量稳步增长,年桔、甜玉米、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保五难”问题逐步解决。4.3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7.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基本解决,1500户农村贫穷户危房得到改造,616公里村道、104公里县道完成改造,610个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基本实现村村建有卫生站。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2亿元,分别增长21.7%和22.6%。罗浮山、巽寮湾、大亚湾等景区旅游开发全面铺开。金融业实现利润10.6亿元,增长2.7倍。房地产市场销售畅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7亿元,分别增长51.8%和75.7%。消费增长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亿元,增长18.2%。
(四)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49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7.7亿元。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LNG燃气电厂、500千伏博罗变电站扩建、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并成功并网发电。TCL数字电视接收机等6个项目建成试产或投入运营。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等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惠深沿海高速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受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7亿元,下降12.5%。
(五)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税收39.7亿元,分别增长16.9%和33.1%。惠东、博罗、龙门3县经济总量占全市39.5%。对外经济稳步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212.3亿美元,增长11.6%,其中出口122.8亿美元,增长15.2%。私营企业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4亿美元,增长1.3%。
(六)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税收总收入174.9亿元,增长2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4亿元,增长28%。金融存贷款增长创“十五”以来的新高。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86.4亿元,贷款余额498.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9.7%和22.6%。
(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90元,分别增长7.4%和8.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种参保人数分别增长14%、27%、16%、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