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6年,珠海市实现本地生产总值749.6亿元,增长16.1%,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6.7亿元,增长8.6%,农渔民人均收入达到7006元,增长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6.7万吨。新增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建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工业总产值达到2005亿元,增长25.7%,增加值达到389.8亿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9.2%和60.9%。创名牌工作成效显著,格力空调获得中国世界名牌称号,金山杀毒软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天年生物两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外贸出口强劲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出口总额148.2亿美元,增幅为37.6%,其中国有企业出口比总体出口增幅高1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增幅高达40%以上,一般贸易出口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西部地区外贸出口增势迅猛,斗门区、金湾区出口增长均超过8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8.2亿美元,增长23.2%。高栏港区、保税区增幅均超过100%。全年对内招商引资项目400多个,合同总投资额达到50亿元,引进内资注册资本金总额13.8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16.7%。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依然是投资增长的主力军,第二产业、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26%。区域分布呈平衡增长态势,其中香洲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金湾区增长15%,斗门区增长17%。
在建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广珠城际轨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江珠高速公路计划在2007年春节前竣工;珠海电厂3、4#机组已完成工程进度的99%;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已经完成。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广珠铁路即将复工;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珠海大道改扩建工程、城市第二通道等城市主干道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四)市场消费持续旺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亿元,同比增长16.1%。商品房销售活跃,汽车销售持续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热点。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推进大型超市、商贸连锁企业发展,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颐高数码、百安居等大型连锁卖场落户。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6元,同比增长6.4%。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继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5278名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3046人。
(五)财政收支大幅增长,金融活力明显增强。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60.3亿元,增长23.1%,其中西部快于东部,区级快于市直。财政支出完成进度较好,收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5号楼(邮编:510031)业务咨询电话:020-12345
版权所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65133号-4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4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