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7年)

第四部分 社会发展 第五章 人才人事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7-05-31 00: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6年人才人事工作回顾

(一)以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推动公务员管理上了新台阶。召开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对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目前,省、市、县、乡镇七大机关及群团公务员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提高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全面推广考官考生“双抽签”制度等措施,提高了考试录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对“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创新任职培训和初任培训方式。成功举办首批广东省与韩国京畿道互派公务员培训交流工作。

(二)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大的突破。认真开展高端人才培养推荐和博士后站建设工作,7人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6人列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推荐人选,1人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30家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207人、出站160人。强化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培育、共建和管理,择优资助留学归国人员科学研究项目。建立管理协作机制,完善外国专家管理的政务环境。申报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我省引进国外人才项目立项33项并资助人民币107万元,重点实施引进电子、软件等高新科技领域和农业新技术等领域的人才项目。2006年进入广东的海外专家已突破原最高峰时的16.7万人次,出现了上升的良好势头。成立了广东省引进海外人才智力领导小组。

(三)以“三项”改革为核心的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扎实开展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单位和地区已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补充人员,未列入省试点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市开展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工作效果显著。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拟订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办法。

(四)专业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管理服务迈出新的步伐。人才市场专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成立中国南方(花都)汽车人才市场和广东省皮革皮具人才市场。建立以广东人才网为枢纽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人才供求信息共享。建成全省统一人才信息数据库的人才网,人才需求信息年入库量达500余万条,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40多万条,招聘单位10余万个。

(五)落实军转安置任务。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接收安置5932名(计划安置5465名,自主择业467名)军转干部的任务,对师团职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作重点安排,对功臣模范、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军转干部给予照顾。

二、2007年人才人事工作意见

2007我省人才人事工作总的思路是: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利益协调,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维护稳定,继续以实施公务员法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稳慎推进人事制度,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人事公共服务。具体做好以下九项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做好公务员登记的收尾工作。逐步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和正常的公务员登记制度,对现有依照(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要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扩大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制度。继续推进粤港公务员实习交流工作。政府奖励综合管理工作。

(二)稳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的配套落实政策。妥善处理好因改革而形成的各类待遇差异与矛盾,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调控机制<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方正仿宋简体; mso-b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