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7年)

第三部分 产业经济 第八章 国土资源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7-05-31 00: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一)加强土地调控,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举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龙头作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成效显著。我省在“十五”期间,GDP每增长一亿元消耗土地(新增建设用地)223亩,单位GDP增长消耗的土地量比“九五”减少52.6%。新增亿元GDP建设用地在2005年比2002年下降65%以上的基础上,2006年又比2005年下降了18.8%。体现了节约集约发展。

运用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工作到位。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坚决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确保经营性房地产用地计划优先用于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宅项目。2006年,全省下达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计划4306公顷,同比增长12%,促进了我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粤府办[2006]17号),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的落实。加大自筹资金补充耕地工作力度,2006年,全省验收自筹资金补充耕地153130亩,全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贯彻以建设促保护基本农田新要求,向国土资源部申请设立茂名市化州等3个连片10万亩以上的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并计划设立5-10个连片5万亩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

全力抓好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2006年底,全省有80%的县区完成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六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底,已完成全省工作量的70%,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农场、华侨农场等国有农用地登记发证工作。七是保障发展工作成效突出。2006年,全省批准建设用地9796公顷(含国家和省批),供应建设用地13840公顷,其中有偿出让11115公顷,成交价款813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二)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

继续完善土地市场建设。经省政府批准,颁发了《关于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和试行经营性基础设施及公益性事业用地有偿使用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6]24号),工业用地招拍挂和经营性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有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省以公开交易方式出让土地3317公顷,成交额561亿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全省约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2100宗、面积23276亩,涉及金额20亿元。

矿业权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6年,全省有20个地级以上市和41个县(市)实施了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分别占地级以上市和县(市)总数的95%和59%。

(三)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有新突破

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德江书记三句“硬话”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粤国土资电[2006]3号),特别强调要通过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采取多种安置方式等措施,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主动服务、提高效率,提前介入重点项目的征地工作,保障经济建设用地。之后,还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管理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6]115号),就落实“三条红线”提出了具体要求。

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政策文件并抓好落实。经省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实施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6]149号),《标准》比原征地补偿标准提高了23.5%。这一举措首开全国先河,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探索缩小征地范围,从源头上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范围,严格控制征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已向省政府上报《关于报送〈关于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粤国土资[2006]114号)。探索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根据“规划控制、经济调节、流转盘活、依法监管”的原则,研究制订并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代拟稿)》(粤国土资[2006]115号)。积极研究探索征地纠纷仲裁机制。重视做好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出台了土地权属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四)大力加强地质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新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