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7年)

第三部分 产业经济 第五章 知识产权

信息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7-05-31 00:00: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06年知识产权发展回顾

(一)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006年,全省专利申请90886件,增长25.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351件,连续第2年居全国首位,增长65.7%;专利申请的结构不断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由上年的17.8%提高到23.5%。全省专利授权43516件,增长17.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为2441件,增长30.1%。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

全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重要讲话,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继续实施《专利法》的意见和建议,“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在第九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了5项金奖和11项优秀奖,分别占了全国的1/3和1/10,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暨广东省重奖中国专利奖获奖单位奖励大会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播出电视公益广告片、在新闻媒体刊登专版等活动,以及开展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学术研讨等,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注重强化提高执法能力,提高市场监管水平。2006年,共立案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件236件,出动执法人员1900多人次,检查商品50多万件。加大了会展和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全省各级知识产权局通过指导各类会展和行业协会解决的专利纠纷共891宗。成立了执法联络室和广东省、深圳市、汕头市、湛江市4个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

(四)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和区域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引导和扶持企事业和区域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目前广州市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深圳、佛山、汕头等3个市成为国家级试点城市,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列入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32个,省专利试点企业139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3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逐步形成。涌现了华为、中兴、TCL等一批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2006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为33737件,占全国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20.2%,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的72.4%,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2003年起我省组织了专利技术实施计划,至今已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300多万元,择优扶持了一批专利技术项目实施和产业化。

(五)知识产权区域合作不断深入。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我省代表团在会上提出“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专利代理信息查询系统”作为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项目的建议,得到了各协议方的认可。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积极肯定。省知识产权局与新疆哈密地区签署了知识产权对口协作协议,在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与培训、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六)知识产权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2006年,接待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全国商会、丹麦专利商标局、英国专利商标局等4个国家9个政府部门及团体的外事来访,访问内容涉及知识产权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